【题目】沁阳境内沁河桥某段桥头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并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识牌。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4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图所示的交通标识牌警示的内容为:____;
(2)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_____?
(3)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___?
(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_____?是否超速____?
(5)此时司机应该执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限速40km/h 85m 74.8m 42.12km/h 超速 减速慢行
【解析】
(1)[1] 图所示的交通标识牌警示的内容为: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2)[2]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
(3)[3]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
(4)[4]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
这10.2m共用了:
,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
因为
42.12km/h>40km/h,
所以已经超速;
(5)[5]汽车已经超速,此时司机应该减速慢行。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就可以将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算出汽车的速度并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
(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成都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阿呷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
(2)阿呷用相同的火力,做了两次实验,绘制成a、b两条图象,如图丙所示。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造成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的_____不同。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
(4)为了受热均匀,另一位同学采用隔水加热的方法来研究试管内水的沸腾,如图丁所示。你认为试管内的水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示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准备了天平、量筒、溢水杯、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操作。
(1)请对下列实验操作进行正确排序:_____
A.将小矿石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小矿石的质量并记录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并浸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
E.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标尺如图乙所示,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又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3)实验中,小明用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3。
(4)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中小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前提下,她可以用天平、______和烧杯,先测出小矿石排开的水的____,再根据公式____计算出其体积,即小矿石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德州)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根据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利用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描绘出甲图线,利用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描绘出乙图线.求:
(1)定值电阻R2的阻值;______
(2)电源电压的大小及定值电阻R1的阻值;_________
(3)R2消耗的最大功率.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进行电学知识复习时,针对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作出了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甲、乙产生热量之比为2∶1
B.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甲、乙消耗电能之比为1∶2
C. 将甲和乙并联,当甲两端电压为2 V时,则干路电流为0.6 A
D. 将甲和乙串联,当它们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6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设计师的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灯”,它在天暗时自动点亮,天亮时在自动熄灭,电磁铁的上端为 ________极,选用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________ ;保持光照强度不变,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照明灯将________ (选填“点亮”或“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8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1)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
A.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