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醋 | 酒精 | 植物油 |
密度(g/cm3) | 1.3 | 0.8 | 0.9 |
沸点(℃) | 35 | 75 | 280 |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烫伤,说明锅内液体沸腾时温度并不很高,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掺入某种液体,在油的下方(即密度比油大)同时在温度很低就沸腾,而且沸腾时温度越低,对“表演”越有利.
解答 解:
表演时,因为醋的密度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上面的油达到醋的沸点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其实温度并不是特别高(35℃左右),手不至于烫伤.
故答案为:醋;密度大.
点评 此题涉及到了密度和沸腾,是物理知识跟生活现象结合进行考查的好题,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对数据的分析提取能力.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 | |
B. |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 |
C.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 | |
D. | 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的人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6P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立即下落 | B. | 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 ||
C. | 以原来速度一直上升 | D. | 以上说法均不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摩擦 | |
B. | 牙膏用铝做外壳是利用了铝的导电性 | |
C. | 挤压牙膏外壳变形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
D. |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减小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A>pB>pC | B. | pA<pB<pC | C. | pA=pB=pC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水浮力的作用 | B. |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 ||
C. |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 D. |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