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水凝华放热
B.用酒精擦拭体表体表为高烧人降温--酒精蒸发吸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雪糕升华吸热
D.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熔化吸热

分析 (1)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汽化吸热;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4)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

解答 解:A、冬天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A错误;
B、往病人身上涂擦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故B正确;
C、“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个标有“6V,3W”字样的小灯泡与一个8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10V,3min内通过灯泡消耗的电能为54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frac{U}{I}$.
(2)按图甲连接实物时,开关S应该断开.
(3)小明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他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故障原因是定值电阻Rx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了.
(4)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123
电压U/V1.01.61.8
电流I/A0.320.56
电阻Rx3.133.21
电阻的平均值/Ω
请补充表格中的实验数据:①0.5A;②3.20Ω.
(5)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丙的两种特殊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l和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frac{{{U}_{2}R}_{0}}{{U}_{1}}$.
②方案二:电路中Rx≠R0,先将S接到a,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S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I1R0=I2Rx,可得Rx=$\frac{{I}_{1}{R}_{0}}{{I}_{2}}$.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答不正确,两种情况下Rx和R0两端的电压不等.
(6)若继续使用图甲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测电阻的电功率(只要求填写一个实验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89℃.
(2)图丙是乙(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80℃是该物质熔点,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段的比热容.
(3)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这是因为此时液体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越,其运行路线如图②,据此现象,可以猜想该粒子带负电,你猜想的依据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为研究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选用了甲、乙、丙三种液体,用相同加热器加热,得到了三种液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加热时间t/min01234
甲液体温度/℃2030405060
乙液体温度/℃3846546270
丙液体温度/℃5662687480
(1)小明选用的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选填“质量”或“体积”)必须相同;
(2)分析数据可知:丙吸热能力最强;
(3)为了研究三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还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相同加热器加热上述三种液体,使之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判断三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  )
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①划船②举重③游泳④篮球这些体育项目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③和④D.①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甲乙两图是小明同学利用蜡烛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两个实验:

(1)甲图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在实验时,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应该怎样操作?怎样观察?移去玻璃板后的蜡烛,将光屏放在原位置,观察上面是否有蜡烛的像
(3)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像,原因可能是物体放在焦点内;或物体放在焦点上;(或蜡烛、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说出两条)
(4)小明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找到蜡烛清晰的像,若要想像再大一些,小明的操作是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同时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