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先根据R=$\frac{U}{I}$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求出电阻丝的阻值;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
(2)电流表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大,说明电路电阻逐渐减小,即细铜丝与电阻丝的触点向右移动;根据触点移动的方向确定风向和风的级别;
(3)已知无风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然后根据风向和风的级别求出电阻丝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量,并结合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求出总电阻,最后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4)根据风向确定细铜丝如何移动,再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1)R总=$\frac{U}{I}$=$\frac{6V}{0.3A}$=20Ω,RBC=20Ω-10Ω=10Ω;由于C点为AB的中点,故RAB=2RBC=20Ω.
因为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在电阻丝CB段电流流向为C→B;
(2)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电路中总电阻变小,即细铜丝与电阻丝的触点向右移动,故今天吹北风,并且风的级别在变大;
(3)因为每增大一级风,电路中的电阻将改变1Ω;
如果吹南风5级时,则电路中电阻增大5Ω;则电流表的示数:I=$\frac{6V}{10Ω+10Ω+5Ω}$=0.24A;
(4)因为细铜丝只能南北摆动,因此当有一天吹东风时,铜丝与电阻丝的触点不会移动,电路中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1)20;C→B(2)北风; 大;(3)0.24;(4)电流表示数不变;电阻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电路中运用欧姆定律的能力,分析电路图得出两种情况的电路组成是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测量处 | A | B | C |
电流(A) | 0.32 | 0.18 | 0.14 |
电流(A) | 0.2 | 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4A | B. | 0.6A | C. | 0.8A | D. | 1.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旳变大 | |
B. | 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2旳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变小 | |
C. | 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2示数旳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比值不变 | |
D. | 滑片P由右端滑到左端,R1消耗电功率的比值为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 |
B. | 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 |
C. | B线圈的匝数多,说明通过B线圈的电流大 | |
D. | 图中B的磁性更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目的 | 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 | ||
实验器材 | 天平、量筒、工艺品、祛码盒、装有适量水的容器、细线、实心铜块 | ||
实验原理 | ρ=$\frac{m}{V}$ | ||
实验步骤 | ![]() ①测出工艺品的质量m,如图1所示 ②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 ③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 ④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3. | ||
数据记录 | 工艺品的质量m/g | 工艺品的体积v/cm3 | 工艺品的密度ρ/(kg/m3) |
89 | 14 | 6.4×103 | |
实验分析 | ⑤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大,密度比铜的密度小(选填“大”、“小”). 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不可靠;物体可能是空心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 |
B. |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 |
C. |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 |
D. | 光线经过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电压表示数U/A | 电流表示数I/A | 小灯泡功率P/W | 灯泡亮度 |
2.0 | 0.20 | 0.4 | 稍亮 |
2.5 | 0.22 | 0.55 | 较亮 |
3.0 | 0.25 | 0.75 | 亮 |
3.8 | 0.30 | 1.14 | 更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