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 (选填“A”或“B”).

(1)乙;(2)相同时间;(3)A. 【解析】(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 (2)实验中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也可测出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相同时间所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3)比较A和B可知,两者形状相同,但B底面积较小,阻力较小,若将A和B在同一高度释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二十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二十章 综合测试题

小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_______。

(2)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______(填“左”或“右”)偏转。

(3)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方向有关。

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左 磁体运动 【解析】(1)将磁体向右插入闭合回路中的螺线管中时,螺线管切割磁感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即产生感应电流。 (2)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闭合螺线管切割磁感应的方向与(1)中相反,故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 (3)在前两步实验中,磁体运动方向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 故答案为: (1). 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B 【解析】试题分析:在电路中,电压表由于电阻很大,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由于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解析】 本题要求两只灯泡串联连接,则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下图中红线所示,则可以判断电流通过的电表②为电流表,没有通过的电表①和③为电压表.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灯泡L标有“6V 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恒为10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L能正常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

B. 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

C. 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D.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

D 【解析】试题分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6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UR=U﹣UL=10V﹣6V=4V,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当I=0.4A时,UL=1V,所以UR=U﹣UL=10V﹣1V=9V.故B错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时,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热水器烧水,当电压为U时,将水烧开所用时间为t,如果电压升高1倍,同样烧开这些水所需要的时间应为( )

A. 2t B. 4t C. t/2 D. t/4

D 【解析】,电阻R不变,同样烧开这些水需要的热量Q不变,当电压升高1倍,变成原来的2倍,平方后变成原来的4倍,所以通电时间变成原来的1/4,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所选用的冰块要尽可能使用小颗粒状的冰,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②在烧杯的底部垫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冰粒装在试管中,然后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地进行加热(水浴法)目的是__________.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表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所测量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冰在熔化时要不断地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实验拓展】若实验所用的温度计为水银(其沸点为357℃)温度计,小明想不用调整器材,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可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小明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用温度计测量冰在加热过程的温度 受热均匀 延缓熔化过程,便于记录数据,及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 吸收 不变 不能 由于外界烧杯中水的温度与试管内水的温度相同,无法从外界吸收到热量,无法沸腾。 【解析】(1)较大的冰块受热不均匀,较小的冰块接触紧密,受热均匀;在烧杯的底部垫石棉网,使冰受热均匀;对冰的加热方式采用“水浴法”,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这样做的好处使冰受热均匀;为使所测温度更为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

(2)记录_____;

(3)量出_____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

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 自己的站位 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 刻度尺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解析】解答:(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2)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并记录此时自己站立的位置;(3)实验时要用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液化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汽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D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所以先汽化,后液化,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观赏在水边拍摄的风景照时,会发现水边景物的倒影总是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因为( )

A. 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因折射进入了水中

B.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要差一些

C. 入射到水面的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 照片质量有问题

A 【解析】试题分析: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 【解析】 在观察水面风景照片,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是因为光一部分反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