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在如图所示的各种仪器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④⑤⑧;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的有③⑥⑦.

分析 首先要清楚两个原理的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是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解答 解:
①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
②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
③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即其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该线圈会在磁场中受力而有规律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
④麦克风是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机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⑤话筒是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机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⑥听筒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即其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该线圈会在磁场中受力而有规律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
⑦电动车里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⑧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④⑤⑧;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的有③⑥⑦.
故答案为:④⑤⑧;③⑥⑦.

点评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运动产生电流,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是由电流受力而产生运动,互为相反过程,对比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现有一只工作电压是2.5V,工作电流是0.5A的小灯泡.要使它能正常工作,应该串联阻值是7Ω的电阻,才能接在电压为6V的电池组两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1、R2为阻值相同的电热丝,不同的连接方式及其发热功率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相等
B.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
C.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
D.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往往不同,请分别说明如图甲、乙两图开关闭合后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各是什么?
(2)某高中学校学生宿舍楼的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U=220V,电路中接有电阻R0=2Ω,电路中装有50台完全相同的电热水器(图中用R表示),每台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00V,额定功率为1000W;其他电阻不计,并且忽略电热水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①同时接几台电热水器时,实际使用的电热水器均能正常工作?
②同时接多少台电热水器时,电热水器组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
③若宿舍楼下人户端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60A)”字样,那么电热水器组消耗功率最大时电路是否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178g,在其空心部分灌满水后总质量为209g,求铜球的体积.(ρ=8.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为欧姆表(可直接测出电阻的仪表)的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U=1.5V,电流表的满偏电流(电流表的最大示数)I0=10mA,电流表内Rg=10Ω;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50kΩ,黑表笔相当于带有接线柱的导线.求:
(1)将红黑表笔直接相连,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达到满偏电流,求: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2)保持R1的阻值不变,在AB间接入一个待测电阻R2,若电流表的示数为3mA,求:R2的阻值;
(3)保持R1不变,在AB间接入任一电阻Rx,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请推证:Rx=$\frac{U({I}_{0}-I)}{{I}_{0}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衬里紧挨耳朵,要求触感舒适,选用哪种材料较好(  )
A.B.皮革C.木板D.绒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小红是根据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强弱的.
(2)两电磁铁串联是为了研究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观察图中的现象,你的结论是:电流相同,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要使两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左端滑动.
(4)若将两电磁铁向中间靠拢,它们会互相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中国的文学语言意境丰富,同时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文学语言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次声传播距离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