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用的能源不同.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造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多.大约在200多年前,由于________的大量开采,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用煤作燃料的________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随后,________、________先后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广泛使用的能源.________的利用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一中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复习提纲
一、能源家族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二)、分类:
1、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分为: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可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电能
2、按是否可再生分:
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3、按开发早晚的情况还可分为: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4、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5、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二、核能
1、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的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核能: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也叫原子核。
裂变:用中子轰击重核时,重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部分,同时释放核能。 原子弹:不可控核裂变。
聚变:较轻的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氢弹:不可控核聚变。
(2)核能获得的途径:
①原子核的核裂变:核电站。②原子核的核聚变:太阳能(太阳表核聚变面)的利用。
3、核电站
(1)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
(2)核电站具有的消耗的燃料少、运输量小、成本低、功率大的特点,但需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放射性污染,确保安全。
三、太阳能
太阳能的优缺点:
来源 | 优点 | 缺点 |
轻核聚变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 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阔;无需开采、运输安全;无污染。 | 存在分散;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使用造成困难;转换效率低;转换系统造价过高。 |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四个渠道:
被直接利用;被海洋、大地吸收;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直接利用太阳能两种方式:
2、太阳能的转化
使空气变热形成风能;直接使大地变热,使水汽化,太阳能变为内能;被生物吸收成为生物质能等。
四、能源革命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革命
人类历史上,能量转化技术在不断进步,这就在能源革命。
A、第一次能源革命:标识:钻木取火; 主要能源:柴薪; 持续时间:近一万年。
B、第二次能源革命:标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持续时间:二百多年
C、第三次能源革命:标识:核能的使用 主要能源: 持续时间:到现在
2、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例如: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而使一部分动能变为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部分内能就不能再次开动汽车。
3、节约能源:由于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紧迫部问题。
出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利用核能和太阳能。
4、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污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
(2)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3)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改进燃烧设备,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加装消烟装置,减少烟尘排放量。普及使用煤气和天然气,以代替家用煤炉。集中供热,以减少烟囱数目,既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开发利用污染小的新能源。
5、未来的理想能源
理想能源满足的四个条件:
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第二,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