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步骤与
现象
①如图甲,让一束光沿纸板射向O点,用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的径迹.
②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取下纸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向后或向前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数据
表格
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
17575
24545
32525
结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板、刻度尺、玻璃板、火柴
装置图
步骤1、在白纸板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燃(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前,我们在那一侧观察它的像?蜡烛A的同侧.再拿一只点燃(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树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
4、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表格
次数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A 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155 
210 等大
31515等大
实验
方法
实验中没有使用平面镜而是用了玻璃板,目的是为了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和大小,所用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来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用到的是等效替代法.
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1物体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大小相等,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左右分布在平面镜的两边,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正或到)立的虚像(实像或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由于光的反射.
思维拓展1实验时应该选择薄(厚或薄)的玻璃板,若发现蜡烛B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相垂直
2实验环境应该暗一些(亮或暗)效果会更好.
3拿一个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发现屏不能(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 (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要分别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还有反射光线、入线光线、法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等.
(2)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用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实像能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解答 解:(1)实验中,我们所研究的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因此,读图可知,我们应测出∠E0N和∠NOF的大小;
图乙中,当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时,无法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表格数据表明,入射角分别为75°、45°、25°时,反射角也是相同的度数,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用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步骤: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前,同时在蜡烛A的一侧通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再拿一只点燃的蜡烛B树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
实验方法:实验中没有使用平面镜而是用了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1物体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大小是相等的,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左右分布在平面镜的两边,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由于光的反射.
思维拓展:1.采用很薄的玻璃板,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几乎重合,使实验简单化;实验时玻璃板没有与桌面相垂直时,像会偏上或偏下;
2.实验时,蜡烛点燃,环境较黑暗时,成像的蜡烛和环境对比度比较大,并且蜡烛比较亮,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会更清晰;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1)②入射角;反射角;入射角;③不能;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玻璃板;1.玻璃板;2.点燃;蜡烛A的同侧;点燃;重合;像;3.垂直;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和大小;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1.相等;相等;垂直;分布在平面镜的两边;对称;2.正;虚像;反射;1.薄;玻璃板没有与桌面相垂直;2.暗;不能;虚.

点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为了确定像的位置,用另一个蜡烛和像重合.注意等效替代法的利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引起的.
(2)吹G(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3)啤酒瓶和塑料瓶的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音色(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引起的.
(4)用不同的力敲打同一个啤酒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一样,是由于响度(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引起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城市中往往汽车的鸣笛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请你举出控制噪声的一个方法:摩托车装消声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固体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空气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固体中比在中气体传播得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填写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蜡液浇注鞋模凝固;    (2)冬日里口中呼出的白气液化;
(3)雨后柏油路面很快变干:汽化;(4)堆高的雪人融化了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并制作温度计,采用了缺点利用法
B.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采用了转换法
C.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采用了放大法
D.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采用了类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这时在门窗的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层美丽的冰花,这层冰花是由于室内(填“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拨的力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音调不同.这是由于钢尺振动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请你帮他分析这个电路中的问题.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将甲图中L1、L2两只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图乙是电流表测得的某次电流,则该电路中电流是0.3A.
(3)小华利用以上装置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接法灯泡L1电流(A)灯泡L2电流(A)总电流(A)
串联0.120.120.12
串联0.180.180.18
并联0.210.210.42
并联0.220.260.48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之路电流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3高的水柱.(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