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用功是600JB.物体重是375N
C.拉力F的功是750JD.拉力F做的功率是75W

分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3h.
题目告诉了拉力大小,利用W=Fs求总功;利用功率公式计算拉力的做功功率.
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有用功,知道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物体重.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图知,s=3h=3×2m=6m,
拉力做功:
W=Fs=125N×6m=750J,故C正确;
拉力做功功率:
P=$\frac{{W}_{总}}{t}$=$\frac{750J}{10s}$=75W,故D正确;
由η=$\frac{{W}_{有}}{{W}_{总}}$得:
W=W×η=750J×80%=600J,故A正确;
由W=Gh得,提升的物体重:
G=$\frac{{W}_{有}}{h}$=$\frac{600J}{2m}$=300N,故B错.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一个选择题,实质上是一个小综合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每一个量计算出来进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两个电阻R1=30Ω,R2=60Ω,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时,则电路的总电阻是90Ω,通过R1的电流是0.1A,R2两端的电压是6V.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时,则电路的总电阻是20Ω,通过R1的电流是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中a图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中b图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60g;合金块的密度=3g/c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测出的合金块的质量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B.如果看近景时很清晰,那么看远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内推一些
C.当物体离透镜变近时,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变小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图中,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体积相等的小球投入水中后静止不动的情景,比较它们所受的浮力及球的密度,正确的是(  )
A.F>F>F,ρ<ρ<ρB.F=F>F,ρ<ρ
C.F<F=F,ρ<ρ<ρD.F>F=F,ρ>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B.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
C.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D.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求:
(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
(2)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容量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后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3)细绳断裂后,木块再次漂浮,若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m2,此时容器里的水面与细绳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变化了多少?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多少?(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重为16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请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