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移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5)观察蜡烛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填“左”或“右”)观察.
(6)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7)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或“反射”).

分析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3)原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移到了主光轴的下方,所成的像将移到主光轴的上方,光屏应移到像的位置.
(4)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镜其他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折射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5)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据此可确定观察方向;
(6)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凸面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解答 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开始前,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上移动;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
由于凸透镜折射光线的数量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5)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和蜡烛的像都在凸透镜的左侧,所以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6)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7)从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此时她所持的凸透镜镜面当成了反射面,即当做了凸面镜,此时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是根据光的反射来成像的.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3)上;(4)完整的像;(5)左;(6)放大;(7)反射.

点评 (1)实验过程中,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要针对分析中的几条进行分析,此现象在试题中经常出现.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考查的频率很高,一定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国庆假期,在丹凤公园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一电饭锅,内部电路如图所示.R1是加热电阻,阻值为48.4Ω;R2是限流电阻,阻值为 484Ω.煮饭时,接通电源(220V 50Hz)、闭合手动开关S1,电饭锅在加热状态.当锅内食物温度达到103℃时,开关S1会自动断开,断开后若无外力作用则不会自动闭合.S2是一个自动 温控开关,当锅内食物温度达到80℃时会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会自动闭合.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电饭锅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工作.问:

(1)小明将室温下的水和米放入该电饭锅中,若接通电源后没有闭合开关S1,那么电饭锅能使食物达到100℃将饭煮熟吗?为什么?
(2)若将质量为2.5Kg、20℃的水烧开需1000s,求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加热效率.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电饭锅烧水时,小明发现水沸腾了,但手动开关S1却没有自动断开,于是小明认为电饭锅出故障了.小明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一20已研制并试飞成功,速度可达声速的2.35倍.飞行时,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甲所示的形状,这是为了利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特点给飞机提供升力.飞机上的着地轮一般都装有如图乙所示的搭地线,这是为了防止因摩擦起电而造成的危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的功越少,其功率就越小B.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的功就越多D.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功率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同(填“异”或“同”)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矿石块的质量m0.如图所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后,将烧杯外壁的水擦干净,称出此时烧杯及杯内物体的总质量m2.若缺少这步骤,会导致所测矿石密度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4)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m}_{0}}{{m}_{1}+{m}_{0}-{m}_{2}}$ρ(用m0、m1、m2、ρ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300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都提升2米时,FA为150牛,FB为300牛,拉力FA所做的功为600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实验原理]ρ=$\frac{m}{V}$(填公式)
[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2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44g,未知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4)假如实验器材中少了量筒,在某一量筒的情况下利用天平、小烧杯和水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请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将水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C.将待测液体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
D.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frac{{m}_{3}-{m}_{1}}{{m}_{2}-{m}_{1}}{ρ}_{水}$.(已知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