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为(  )
A.乙在甲前面80米处B.乙在甲前面20米处
C.甲在乙前面80米处D.甲在乙前面20米处

分析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求出经过6s的路程,然后判断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

解答 解: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40m,s=60m,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在甲前面20米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这是一道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得出两车6s内的路程,然后由两车的初始条件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是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则在此过程中,篮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或“不确定”);若篮球重为5N,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为1N,则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同海水以及一切其他物体一样,大气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这层大气是不会逃逸到宇宙中去的,如此我们可以把这层大气比作为海洋.空气“海洋”内的压强跟液体内部的压强一样,也是指向各个方向的;尽管空气“海洋”密度不均匀,但在同一深度处压强的大小相等.
①我们生活在这层空气“海洋”的底部.(选填“海面”或“底部”)
②现已知地面附近大气压为p.根据压强知识,在可以添加合适物理量的情况下,你能否求得空气“海洋”的总重G和深度h.
(a)能否求得空气“海洋”的总重G:pS(添加地球的表面积S)
(b)能否求得空气“海洋”的深度h:不能求深度h,因为大气层的密度不均匀
(第②题答题要求:若能求得,只需写出你所添加的物理量;若不能求得,写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3:8,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frac{14}{9}$ρ,木块B的密度为$\frac{5}{12}$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折转的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0°40°
360°60°
(1)可折转光屏的作用有两条,分别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小艾在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并调节光屏,却无法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路径轨迹同时出现在光屏上,原因可能是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3)调整后小艾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他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光屏上以备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打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两点连接起来,即为光线.
(4)为获取普遍规律,实验中需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NO的夹角进行实验,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小艾测量记录数据后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轴处的摩擦,物体A、B重均为6牛,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使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们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均为2牛,则拉力F1为2牛.物体B在5秒内运动了2米,则拉力F2对物体B做了4焦的功,它的功率是0.8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A、B两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煤油、水),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快或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慢.各瓶中浸泡着一段金属丝,且RA>RB.实验时当开关闭合后,发现A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说明电流相同时,电阻大的升温快,产生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助跑起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在最高点时没有受到力作用D.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0年3月,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面积1.6×10-2m2.问:(g取10N/kg)
(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
(2)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工人用了1分钟将该兵马俑抬上0.5米高的展台,则起重机至少需要做多少的功?功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