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答案】(1)变大 C (2)A (3)B (4)⑥⑦ (5)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试题分析:(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浸入水中的体积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浮力是变大的,所以说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验证C;(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物体是全部浸没的,虽然物体所处的深度不高,但排开水的体积是不变的,浮力大小不变,故可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可验证A;(3)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知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铁块和铜块,当浸没在水中时,所以受到的浮力是相等,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可验证B;(4)验证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故可选用⑥⑦;(5)由于本实验中涉及到的相关量较多,所以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是(___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_℃.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C.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___________________。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N,物体的质量是 kg,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下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相同(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