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作图题:

(1)如图1所示,在用杠杆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作出图中力F的力臂.
(2)在图2中,根据螺线管N极的方向,在括号内填上电源的正负极,用“+”、“-”表示.

分析 (1)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2)利用线圈的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结合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得到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解:(1)用杠杆撬动石块,动力方向向下,则杠杆的支点在O点,延长F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2)根据电流方向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关系: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回到负极,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如下图所示:

点评 (1)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画力臂关键是要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解决此题关键要抓住此题的突破口: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然后利用相关知识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浮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卢瑟福利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相同,下述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物质内部的结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几乎没有电子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学家发现的原子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类似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尽快用手把他拉开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C.家庭电路中不宜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两个轻质物体相互吸引,则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周波同学去实验室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他观察到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15Ω”字样,其中的2A表示的意思是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是2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不能超过30V,他把此滑动变阻器与一个25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5V的电源上,则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25~40Ω,电路总电流的变化范围是0.125~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同学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影响.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2、3、4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B.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5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得的数据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重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W、W,关于做功的大小的下列说过正确的是(  )
A.W=W>WB.W>W>WC.W=W=WD.W>W>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