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纸片托住水 B.
橡皮膜外凸
C. U形管中液面相平 D.
手指夹住铅笔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甲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________)
A.镍、铬 B.铜、银 C.铜、铬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 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_____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5)图乙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图乙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图丙中的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l、P2,两次木块的动能分别为El、E2,则F1 ___F2,Pl____P2,El___E2.(均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R0的阻值是10Ω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Ω
C. R0的最小功率是3.2W
D.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中有一幅是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冰属于 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图像中AB阶段物质处于 __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熔化时间经历 ________ min;
(3)图乙和图丙中CD段正确的是 ________ ;若CD与AB对应的物质的比热容分别是C1和C2,则正确的图中C1:C2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刘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箱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U = 5V,R是阻值为 0 ~180Ω的可变电阻器,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R两端电压低至2V时,恒温箱内控制开关自动启动加热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虚线框内电路的影响),对恒温箱加热,可使其温度保持在t0附近.
(1)若闭合开关S,当恒温箱内温度t = 40℃时,热敏电阻Rt = ________Ω;热敏电阻Rt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式为 Rt = ________。
(2)将R调至100Ω时,对应的t0为多少°C____?
(3)本装置t0的最小值是多少°C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__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 |
毛巾 | 大 | 18.30 |
棉布 | 较大 | 26.83 |
木板 | 小 | _________ |
⑴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⑵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 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
⑶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