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1所示,是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的是C
A.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3)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看到C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123456
物距(cm)806030201510
像距(cm)11.51215203040
通过观察表格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找出6、40.(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
(5)将蜡烛放在图2中的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左(填“左”或“右”)移动.
(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较大(选填“较大”或“较小”).

分析 (1)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
(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有: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物体在焦点上,不成像;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3)当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某一部分时,由于通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会比原来变暗,但仍成完整的像;
(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5)物体通过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
(6)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要让像更大一些,物距相对减小.

解答 解:(1)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选A;
(2)A、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可能成不在光屏上,A不符合题意;
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像不能成在光屏上,B不符合题意;
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可以成在光屏上,C符合题意;
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此时不能成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C;
(4)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第6次实验数据错误;
(5)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故应将蜡烛向左移动;
(6)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应减小物距,镜头焦距变大,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所以镜头焦距应该调得较大一些.
故答案为:(1)A;(2)C;(3)C;(4)6;40;(5)左;(6)较大.

点评 要解决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通过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来判断像的变化及像距的变化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把20Ω的电阻R1跟60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伏的电源上,串联后的总电阻是80Ω.通过R1的电流为75mA.R2两端的电压为4.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的探路飞行器“小飞”由“大块头”的服务舱和“小个子”的返回舱组成.在8天的“地月之旅”中,绝大部分时间服务舱像个“超级的哥”载着返回舱前进.在8天的“地月之旅”中,呆在服务舱里的返回舱质量是否变小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把与甲图对应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乙图中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个瓶子装满水时其总质量为74g,装满煤油时其总质量为64g,求瓶的质量和容积分别是多少?(ρ煤油=0.8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向海底发射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根据从发射到接收回声的时间计算海洋深度.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请说出一种你知道的太空测距仪器或者你设想一种可行的方法:激光测距(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若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变长,会使声音的音调降低(升高/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人眼相当于一个活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只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来获得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