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某小组用图(a)(b)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性,用2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电路按如图(a)所示连接,将电阻、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A1示数
(A)
A2示数
(A)
A3示数
(A)
R1
(Ω)
R2
(Ω)
第一次测量0.30.20.51015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②将电路按如图(b)所示连接,电阻R若要实现等效替代R1和R2并联的结果,则应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条件下,A表示数与A3(选填“A1”、“A2”或“A3”)相同.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替换的R的阻值应为6欧,理由是在图(a)中,电源电压U=I1R1=0.3A×10Ω=3V,在图(b)I=I3=0.5A,则R=$\frac{U}{I}$=$\frac{3V}{0.5A}$=6Ω.
③请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特点,推算得出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在并联电路中,I=I1+I2,U=U1=U2,I=$\frac{U}{R}$,
$\frac{U}{R}$=$\frac{{U}_{1}}{{R}_{1}}$+$\frac{{U}_{2}}{{R}_{2}}$,
所以$\frac{1}{R}$=$\frac{1}{{R}_{1}}$+$\frac{1}{{R}_{2}}$,
即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的和.

分析 (1)电源电压相同,若通过R的电流与R1和R2并联后的干路电流相同,则R叫R1和R2的并联电阻,据此回答;在图(a)中,利用表格数据求出电源电压;在图(b)的电流等于(a)图中干路电流,再利用R=$\frac{U}{I}$求替换的R的阻值;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I1+I2;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U=U1=U2;根据欧姆定律,用电阻和电压表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 解:
(1)(a)、(b)两图中的电源电压相同,要实现R等效替代R1和R2并联的结果,需要使(a)图干路电流等于(b)图中电流,所以应使A表示数与A3相同;
由题知,在图(a)中,电源电压U=I1R1=0.3A×10Ω=3V,在图(b)I=I3=0.5A,则R=$\frac{U}{I}$=$\frac{3V}{0.5A}$=6Ω;
(2)在并联电路中,I=I1+I2,U=U1=U2,I=$\frac{U}{R}$,
$\frac{U}{R}$=$\frac{{U}_{1}}{{R}_{1}}$+$\frac{{U}_{2}}{{R}_{2}}$,
所以$\frac{1}{R}$=$\frac{1}{{R}_{1}}$+$\frac{1}{{R}_{2}}$,
即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的和.
故答案为:
(1)A3;6;在图(a)中,电源电压U=I1R1=0.3A×10Ω=3V,在图(b)I=I3=0.5A,则R=$\frac{U}{I}$=$\frac{3V}{0.5A}$=6Ω;
(2)在并联电路中,I=I1+I2,U=U1=U2,I=$\frac{U}{R}$,
$\frac{U}{R}$=$\frac{{U}_{1}}{{R}_{1}}$+$\frac{{U}_{2}}{{R}_{2}}$,
所以$\frac{1}{R}$=$\frac{1}{{R}_{1}}$+$\frac{1}{{R}_{2}}$,
即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的和.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涉及到等效替代法的使用,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质量为4.5×103kg,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取g=10N/kg,请问:
(1)这座“海宝”所受的重力是多大?
(2)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如图甲所示.
(1)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形变程度表现出来的.
(4)小明将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设图(甲)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图(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则p等于p.(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12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40cm2,外部底面积为50cm2;杯子质量为300g,水的质量为0.6kg.
求:(1)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2)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大?(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2cm=32×0.01m=0.32mB.36min=$\frac{36min}{60}$=0.6h
C.36km/h=$\frac{36m/s}{3.6}$=10m/sD.18m/s=$\frac{18km/h}{3.6}$=5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根据图示回答:
如图甲是小乐同学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示意图.
①当实验操作及读数均正确时,可以得出该小石块的密度是1.87克/厘米3
②若实验过程中,在测小石块的质量时,称量前天平未调节平衡,指针左偏,在放上小石块和砝码后天平平衡时读数;测小石块体积时,读石块浸入前水的体积时读数正确,读石块浸入后水的体积时视线是俯视的.这样实验测出的数值,再通过计算得出的小石块的密度值,其大小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选填“偏大”、“偏小”、“相等”或“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技改变生活,据5月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近日一法国设计师设计出“太阳能树”,它的外形与普通盆栽很像,但“长”出来的是数块太阳能板叶子,可根据太阳的方向调整每块太阳能板的位置,从而确保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最后将能量储存在太阳能树底座内置的蓄电池内,底座上还拥有一个USB输出口,可以为手机充电,且其输出电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根据以上叙述请分析以下问题:
(1)此太阳能树的叶子在接受光照时首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若此太阳能树的内置蓄电池的最大容量为4500mAh,输入电压为6V.当将此太阳能树一次充电,再为某一手机充电,该手机的电池充电时输入功率是1.5W,充电时间为2h.如果不考虑手机充电时能量损耗,则每次都将该手机完全放电后再开始充电,请计算可为此手机最多充几次电?
(3)太阳能电池有很多优点,如使用寿命长,保养费用极低;但缺点是效率低,理论上最高效率只有25%,制造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单晶硅价格昂贵.如果某一个家庭耗电1200kW•h,如果家用电器全部改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假定太阳辐射能为800W/m2,按1年200天,每天6h光照计算,同时配有高效蓄电池.估计要在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至少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科同学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调节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科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牛,每个钩码重0.5N•OA=30厘米,OB=20厘米,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小科的失误是把OA当成了F1的力臂.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科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厘米)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为3N.
(4)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科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2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所使用的钩码重都相等,弹簧测力计的重不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核电站示意图,核电站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
A.核能→化学能→电能B.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核能→电能D.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