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用火机将香烟点燃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分析 (1)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二:一是做功(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
(2)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这种运动又叫做分子热运动.

解答 解:(1)火柴可以点燃香烟,是从香烟从火吸收热量,使香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故答案为:热传递;不属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是社会的热点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在一次爆破中,捆绑炸药的导火线长10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则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600m的安全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实验桌面上给你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有控制输出电压的旋钮,可输出1V、2V、3V、4.5V、6V的直流电压)一个、开关1个、定值电阻3个(5Ω、10Ω、15Ω)、电压表一个、电流表1个、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根据电路图(见图1)分别将3个定值电阻依次接入电路中的a、b之前,共进行了3组实验,测得数据见下面的表格,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组别 电阻 电压、电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组 R1=5Ω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20.4 0.6 
 第二组 R2=10Ω 电压U/V 1
 电流I/A 0.10.2 0.3 
 第三组 R3=15Ω 电压U/V 64.5 
 电流I/A 0.4 0.30.2 
(1)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2中完成进行第三组实验的实物连接.(要求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2)通过对第一组(或第二组或第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通过对第一组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根据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数据,在图2的I-U坐标系中作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线,比较两条图线倾斜的程度(图线的倾角)可知.图线倾斜的程度越小(即图线的倾角越小),说明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回顾实验与探究
(1)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①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选填“左”、“右”)
②连入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填入表1;
③连入10Ω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填入表2.
表格表1R1=5Ω
次数123
U/V369
I/A0.61.21.8
表2R2=10Ω
次数123
U/V369
I/A0.30.60.9
结论①分析表1或表2得出:同一导体的电压与电流比值相同,即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根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则图线
b反映了R1的实际情况.
②分析表1和表2的同组数据可得出: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
问题讨论将上述实验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在测量小灯光的电功率时,两电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实验功率为0.48W,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2)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过程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向右运动,改变导体ab 中的电流方向,同时将磁铁N、S极上下对调,闭合开关后导体ab向右运动.
应用此现象中,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机械
能;据此制成了电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用四种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写出所需器材及实验步骤和相应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A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甲乙图中汽油机甲(填“甲”或“乙”)的工作过程与A图所示的能量转化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悬线下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装置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实验中,音叉的微小振动用乒乓球的弹开来放大,便于观察
C.此装置还可以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D.此装置也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洛阳网上称看到一个户外爱好者的取火“神器”,电池+锡纸=打火机,如图所示,将口香糖的锡纸剥下来,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将锡纸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由于被短路,电流较大,电流具有热效应,过一会儿,锡纸中问部分燃烧起来.请你解释为什么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开始燃烧:锡纸在中间狭窄的地方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多使温度先达到锡纸的着火点而使之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上面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frac{s}{t}$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
(3)根据图中信息:小车滑过斜面下半段BC的平均速度为0.3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