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烧杯在斜面上,木球静止地浮在水面,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分析 小球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于处于漂浮状态,并且静止,浮力等于重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解:因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因此小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过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如下图所示:

点评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一个4Ω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在6V电源的两端,现只知道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2w,则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2AB.1AC.0.5AD.0.2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1)如图1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36℃;
(2)图2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468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光屏(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D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
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
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
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
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
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
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给质量为310g的水加热,从20℃,升高到40℃,如果把水吸收的热量用来给一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加热,能使金属块的温度从20℃升高到80℃,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容.[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把三根火柴棒A、B、C分别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则最先被烧焦的火柴棒是图中的A,这说明了外焰温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B.小石块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C.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所需实验器材有凸透镜、光屏、蜡烛和光具座.实验前要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同学在观看电视里运动员的射箭比赛时发现,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于是做出如下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弹簧每次压缩不同的长度,松开后,让弹开的小球钻入位于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每次纸盒移动的距离,从而可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若桌面绝对光滑,该实验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理论推导和实验均表明,弹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Ep=$\frac{1}{2}$kx2.其中Ep表示弹性势能,单位是J,x是弹簧长度的改不量,单位是m,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J/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