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是某十字路口的平面示图,十字路口附近P处,有外墙为玻璃幕墙(可视为平面镜)的一大厦,其中MN侧面朝向西南方向.
(1)当站在路上的行人观察汽车在MN侧玻璃幕墙内所成的像正在向正西方向运动,则该车实际运行路线.向正北行驶
(2)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米和40米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至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5米,车宽为2米.并已知甲车的速度为V1=54公里/小时,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为58.5km/h--85.68km/h.

分析 (1)从玻璃外墙的表面光滑,光射到上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的角度回答问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出两种临界情况下乙车的速度,第一种临界为甲车车头碰到乙车车尾;第二种临界为乙车车头碰到甲车车尾.根据位移关系,抓住时间相等,求出乙车的临界速度.

解答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无相关于镜面对称,图示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可知,汽车向正北行驶;
(2)设车长为a,车宽为b,甲车速度v=54km/h=15m/s,若乙车较快,则如答图1所示,甲车的车头刚好撞上乙车的车尾,

甲车行驶的时间t=$\frac{{s}_{甲}-\frac{1}{2}b}{{v}_{甲}}$;
乙车行驶的时间t=$\frac{{s}_{乙}+\frac{1}{2}b+a}{{v}_{乙}}$;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frac{{s}_{甲}-\frac{1}{2}b}{{v}_{甲}}$+$\frac{{s}_{乙}+\frac{1}{2}b+a}{{v}_{乙}}$,

$\frac{30m-\frac{1}{2}×2m}{15m/s}$=$\frac{40m+5m+\frac{1}{2}×2m}{{v}_{乙}}$,
解得:v≈23.8m/s=85.68km/h;
若乙车较慢,则如答图2所示,乙车的车头刚好撞上甲车的车尾,

甲车行驶的时间t′=$\frac{{s}_{甲}+a+\frac{1}{2}b}{{v}_{甲}}$,
乙车行驶的时间t′=$\frac{{s}_{乙}-\frac{1}{2}b}{{v}_{乙}}$,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frac{{s}_{甲}+a+\frac{1}{2}b}{{v}_{甲}}$=$\frac{{s}_{乙}-\frac{1}{2}b}{{v}_{乙}}$,
$\frac{30m+5m+\frac{1}{2}×2m}{15m/s}$=$\frac{40m-\frac{1}{2}×2m}{{v}_{乙}}$,
解得:v=16.25m/s=58.5km/h.
故乙车的速度范围是58.5km/h≤v≤85.68km/h.
故答案为:向正北行驶;58.5;85.68.

点评 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会熟练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解答相关问题.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两车行驶的路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请写出所需要的器材:刻度尺、细棉线、手表、蚊香、火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学者、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数值
②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③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能生磁现象;
④安培首先总结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规律.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上左边挂2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可以在右边a点处挂1个同样的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某同学通过这一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图乙中,若慢慢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位置向左倾斜过来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示数将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按如下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的性质
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415倒立、放大的实像
55正立、放大的实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30厘米.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成像在光屏的左上角.若要通过调整透镜让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向右下(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吹电风扇时感到凉爽,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C.看到阳光下屋内飞舞的灰尘,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北方冬天的“暖气”输送,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小强在超市看到:电梯上有人时运动得快,没人时运动得慢.如图是小强上网搜索到的这种电梯的部分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并进行了如下分析:通电后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当有人走上电梯后,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强,使衔铁与触点2接触,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如乙图所示转动探头朝着各个方向,发现右边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由此: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丁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选填:“丙”或“丁”);
(4)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B(选填“A”或“B”)杯中装的水.(ρ盐水>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小红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B.匀速拉动时,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C.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