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细铜丝的直径等于线圈总长度与密绕圈数的比值

分析 根据刻度尺读数方法、使用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的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解答 解:A、由图示可知,读出的分度值是1mm,不是1cm,故A错误;
B、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
C、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线圈总长度是15.00cm-10.00cm=5.00cm,故C错误;
D、实验中需要测出铜丝的直径等于线圈总长度与密绕圈数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读数的注意事项、刻度尺的读数,使用了“累积法”测铜丝直径,“累积法”可适用于长度、质量等多个物理量的测量,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宁启(南京一启东)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360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南京发车,傍晚18:40到达启东,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240 km/h.此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铁路检查员在列车到站时要对轨道进行检测,工人师傅用一根铁棒敲击轨道,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填“能量”或“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身高1.60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1.60 m.如果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0.5m,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发现指针会反向偏转,他又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实验仪器称为弹簧测力计,此时它的示数为3.8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8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以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65℃B.60℃C.55℃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模拟近视眼的是图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
(3)近视眼用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发散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4)图2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2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物理量是同学们进行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
A.考场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5A
B.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为2000W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的目的
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