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930  112938  112944  112948  112954  112956  112960  112966  112968  112974  112980  112984  112986  112990  112996  112998  113004  113008  113010  113014  113016  113020  113022  113024  113025  113026  113028  113029  113030  113032  113034  113038  113040  113044  113046  113050  113056  113058  113064  113068  113070  113074  113080  113086  113088  113094  113098  113100  113106  113110  113116  113124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情况填写实验结果:
(1)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2)天平平衡后被称物体质量是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    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    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a/b)中装的是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回顾探究和实验:
(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下图中______两个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木块被推动的越______,表明钢球动能越大,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钢球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3)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球速度减小得越_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______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根据如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如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表一 
电压U/A1.21.62.02.42.8
电流I/A0.120.160.200.240.28
表二
电阻R/Ω51015
电流 I/A0.300.150.10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
[知识拓展]
①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______Ω电阻.
②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l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cm.
(2)假如没有太阳光,又不能添加器材,你将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写出你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与甲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方案丙: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丁:除丙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_____(甲/乙/丙/丁)
[解决实验中问题]
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上/下)调节.
[应用实验的结论]
先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15cm处.然后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用2.4N竖直向上的拉力匀速拉动细绳.细绳向上移动0.3m所需的时间为3s.求:
(1)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如果将图中钩码只数增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为l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和A的示数分别为0.6A和1.5A.求:
(1)电源电压.
(2)R1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3)R2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课间休息时,学校的广播系统的喇叭里响起“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费玉清在演唱.”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立春”后,镇江的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在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其他三种现象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不一样的是( )
A.雪
B.冰雹
C.窗户上的冰花
D.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