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965  114973  114979  114983  114989  114991  114995  115001  115003  115009  115015  115019  115021  115025  115031  115033  115039  115043  115045  115049  115051  115055  115057  115059  115060  115061  115063  115064  115065  115067  115069  115073  115075  115079  115081  115085  115091  115093  115099  115103  115105  115109  115115  115121  115123  115129  115133  115135  115141  115145  115151  115159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待测电阻Rx,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______端(选填“最左”或“最右”).
(3)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______.
检测导线接点现象
a、b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c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d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c、d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______A,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x的阻值,结束了实验.你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有何不妥?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求在此过程中:
(1)有用功;
(2)拉力F的功和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地震和海啸灾难,致使福岛核电出现核泄漏.为减少放射性污染,电力公司利用“人工浮岛”(一个钢制的空心浮体)储存放射性污水,该浮体是用8×106kg的钢板制成的一个外形长140m,宽50m、高3m的空心长方体.问:
(1)为了不使“人工浮岛”沉入海底,该浮体最多可以储存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放射性污水?(为了计算方便,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10N/kg)
(2)请你谈谈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图.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均装入0.1kg的煤油,烧瓶A中电阻丝的阻值为4Ω,烧瓶B中的电阻丝标识已看不清楚.当闭合开关,经过210s的时间,烧瓶A中的煤油温度由20℃升高到24℃,烧瓶B中的煤油温度由20℃升高到22℃.假设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电阻丝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煤油的比热容c=2.1×103J/.求:
(1)在此过程中烧瓶A中煤油吸收的热量;
(2)烧瓶B中电阻丝的阻值;
(3)电源的电压及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一位同学对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理量及物理常数的记忆,其中不准确的是( )
A.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宇航员驾车在月球上进行科学考察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车轮子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他驾驶的登月车是用汽油机驱动的
C.他能听到发动机的“隆隆”声
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发现高压线断头落地时,应立即将它捡起
B.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应选用泡沫灭火器
C.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时,可换用不易熔断的铜丝或铁丝
D.若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仿生是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下列有关“动物与物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鳔用来改变鱼的体积,使其浮力保持不变
B.蝙蝠利用喉头发出声波,再用耳朵接收回声就可以在黑夜里飞行捕食
C.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有利于增大阻力
D.松鼠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不利于调节身体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