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4984  114992  114998  115002  115008  115010  115014  115020  115022  115028  115034  115038  115040  115044  115050  115052  115058  115062  115064  115068  115070  115074  115076  115078  115079  115080  115082  115083  115084  115086  115088  115092  115094  115098  115100  115104  115110  115112  115118  115122  115124  115128  115134  115140  115142  115148  115152  115154  115160  115164  115170  115178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索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t和P的数据:
实验次数12345
气体的温度t(℃)255075100
气体的压强P(×103Pa)100110120130140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上述气体的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式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木块A重10N,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0g,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先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记下一组实验数据;然后在木块上逐渐增加砝码,仍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并全部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砝码质量压力(N)测力计示数(N)摩擦力(N)
1102.0 
2500153.0 
31000204.0 
(1)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
(2)根据上述实验,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现有如下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水,细线,金属块和盐水,要求:探究出三种测定盐水密度的方法;写出每种方法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示.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拉力F(N)钩码重G(N)机械效率 η
11.25380%
21.25360%
32675%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_装置,实验2是用______装置做实验;实验3是用______装置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实验2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用细线拴住一根汤匙的柄,把线的两端绕在手指上,用手分别按在两只耳朵上,摆动汤匙,设法使它轻轻撞击桌子的边沿,如图示,则听到的声音的情况会是怎样的?若使细线离开耳朵,再使汤匙轻敲桌边沿,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情况会有什么不同?试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B的平均速度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要长?
运动路程s/m汽车A0.10.20.30.4
汽车B0.20.40.81.2
运动时间t/s汽车A1234
汽车B0.5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做物理实验测物体密度,老师拿出一架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些水和一些小玻璃球,让同学们利用这些东西测小玻璃球的密度.细心的小红发现老师没给砝码,一问才知道是老师故意不给的.小红想了一会儿,又向老师要了一支滴管,就动手做起实验,并很快做出结果.请你说说小红是怎样测出小玻璃球密度的,她向老师要滴管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从图上看出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i.但γ与i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621年,荷兰学者菲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γ与i之间的规律.下面列出的是一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与数值表:
入射角i折射角γi/γsini/sinγ
10°6.7°1.501.49
20°13.3°1.501.49
30°19.6°1.531.49
40°25.2°1.591.50
50°30.7°1.631.50
60°35.1°1.711.49
70°38.6°1.811.49
80°40.6°1.971.50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入射角跟折射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会向什么方向拐弯?原因是什么?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会向下方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索型试题(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______来设计实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