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476  115484  115490  115494  115500  115502  115506  115512  115514  115520  115526  115530  115532  115536  115542  115544  115550  115554  115556  115560  115562  115566  115568  115570  115571  115572  115574  115575  115576  115578  115580  115584  115586  115590  115592  115596  115602  115604  115610  115614  115616  115620  115626  115632  115634  115640  115644  115646  115652  115656  115662  115670  235360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蹦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蹦床”的床面弹性很大,运动员可在上面反复弹跳.从高空落下的运动员刚好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A点,能到达的最低点为B点,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员从高空落下到B点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约为15Ω.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 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 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 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t时,断开S2.”因为 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 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_.理由是:_____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______端将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猜想“浮力大小F与液体的密度ρ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有关”.他为了探究F与V的关系,自制了6个塑料块(密度大于水),其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30cm3、40cm3、50cm3和60cm3.将各塑料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各塑料块在空气中和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与V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123456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10203040506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塑料块在空气中)0.140.280.420.560.700.8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塑料块在水中)0.040.080.120.160.200.24
浮力F/N0.100.200.300.400.500.60
(2)根据图象,可得出F与V的关系是:______.
(3)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当V为75cm3时所对应的浮力F=______N.
(4)通过提取和处理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a.现有量程为0.5N和1N两个弹簧测力计,哪一个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要求?______.
b.实验中,小明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指针都恰好在刻度线上.则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不超过多少牛顿?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s2.(选填“>”“=”“<”)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观察,如图丁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三物理单元测试卷:压强和浮力(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宽些背起来舒服
B.图钉钉帽的面积较大
C.刀刃要磨得锋利些
D.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三物理单元测试卷:压强和浮力(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仪器或用具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压强计
D.塑料吸盘挂衣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三物理单元测试卷:压强和浮力(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图中标出了它们潜入海水中的最大深度,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