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8102  118110  118116  118120  118126  118128  118132  118138  118140  118146  118152  118156  118158  118162  118168  118170  118176  118180  118182  118186  118188  118192  118194  118196  118197  118198  118200  118201  118202  118204  118206  118210  118212  118216  118218  118222  118228  118230  118236  118240  118242  118246  118252  118258  118260  118266  118270  118272  118278  118282  118288  118296  235360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光的反射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 “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与家人一起测量了某一天不同时刻他家附近的气温和水池中的水温,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        (虚线/实线)表示的气温的变化曲线,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指出下列事例中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形式。

(1)拧紧的钟表发条:       ;(2)静止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       ;(3)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重为525N的人躺在死海的水面上悠闲地阅读,她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_N,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________m3.(ρ海水=1.05×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两个“○”内选填“灯泡”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在做教材上的电学实验时,发现2B、H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其实验效果亦不同.他们猜想铅笔芯的电阻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于是同学们做实验来检验其猜想是否正确.

(1)林清同学的设计思路如图所示,请指出她设计中的错误

和不足.

(2)伟鹏同学说:“不如直接用‘伏安法’测量它们的电阻进行比较”.请你写出他的实验方案.要求:

①画出电路图;(铅笔芯用“   ”表示)

②写出实验步骤;

③进行分析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实现着我国千百年来的嫦娥奔月的神话。

⑴发射之前,探月卫星静立在发射架上.若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⑵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这时嫦娥一号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向上的推动力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重力。

⑶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加速上升。而在进入月球轨道时,探月器向前喷出气体制动,从而使探月器减速。两种情况都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将来登月车到达月球后,在月球的表面上运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在地球同样的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变小了。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 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 “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

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注:该小题必须有必要的运算过程)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两个电阻R1、R2并联的总电阻为,有同学据此认为三个电阻R1、R2、R3并联后的总电阻,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请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江都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王丽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接近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_    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     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

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