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g。
(2)在量筒中注入20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g/c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 (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
质量m/kg |
重力G/N |
比值g/N·kg-1 |
物体1 |
0.1 |
0.98 |
9.8 |
物体2 |
0.2 |
1.96 |
9.8 |
物体3 |
0.3 |
2.94 |
9.8 |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
赤道 |
广州 |
武汉 |
上海 |
北京 |
纽约 |
莫斯科 |
北极 |
g值大小 |
9.780 |
9.788 |
9.794 |
9.794 |
9.801 |
9.803 |
9.816 |
9.832 |
地理纬度 |
0° |
23°06′ |
30°33′ |
31°12′ |
39°56′ |
40°40′ |
55°45′ |
90°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学们提出一些设想,概括如下:
a.增大压力增大摩擦;b.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d.增大运动速度增大摩擦.
为了验证这些设想,他们利用长方体木 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毛巾和水平桌面等,
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数据记人表中
(1)比较实验1、2可知:设想 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 ;
(2)比较实验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设想C是否正确;在实验中,测量摩擦力时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 运动;上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表中"★"处的数值,其大小为 N
(3)某同学分析实验3、4数据,并支持设想b、你认为他这种分析方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 ;
(4) 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大西瓜的重大约4 N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50g D.一本物理书重大约0.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A.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B.向右移动游码
C.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近H7N9流感病毒全国蔓延。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科学家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A.凭自己的想象随便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把物质不断地分割,直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D.利用公式推理得出物质的内部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
)、(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 =
F3 = F4>F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和(
) B.图(
)和(c) C.图(
)和(d) D.图(
)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