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9751  129759  129765  129769  129775  129777  129781  129787  129789  129795  129801  129805  129807  129811  129817  129819  129825  129829  129831  129835  129837  129841  129843  129845  129846  129847  129849  129850  129851  129853  129855  129859  129861  129865  129867  129871  129877  129879  129885  129889  129891  129895  129901  129907  129909  129915  129919  129921  129927  129931  129937  129945  235360 

科目: 来源:同步练习物理  八年级下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阅读后回答有关问题

沸点随气压改变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就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

  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

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用英文字母表示).

(2)小明同学把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实验操作,你认为有什么危险值得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练习物理  八年级下册 题型:048

请你阅读下面文章:

  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与别的因素有关吗?

  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1)小明通过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除了与物体________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运动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使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请你举出要使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质量的两个例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文第二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的体现了“控制变量”这种研究方法,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两车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和两车的________改变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练习物理  八年级下册 题型:048

请你阅读下面文章:

凹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简称凹镜.

  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又不起发射作用.那么,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明同学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有这三种情况.但究竟哪种情况是正确的呢?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正对这凹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同学们通过对上述文章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实验,小明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你认为凹镜可以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

③实验室中所用的显微镜载物台下面的小镜子是一块凹面镜,请你用刚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练习物理  八年级下册 题型:048

请你阅读下面文章:

颜色之谜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白云……各种物体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颜色呢?

  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体吸收的光线,人们就看不见;只有被反射的光线,人们才能看到.因此,某种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在我们看来,它就具有什么样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花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线,把其他颜色的光线都吸收了;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线,没有光线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了.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这篇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不同的物体,能________哪种颜色的光,物体就呈现出哪种颜色,白色的物体能________________光线,而黑色物体________________光线.

(2)今年夏天,小丽的妈妈为她买了一件漂亮的蓝色衬衣,你知道衬衣为什么会呈现出蓝色吗?

答:光照在衬衣上后,只有________色的光被________,而其他的颜色均被衬衣________,所以衬衣呈现出蓝色.

(3)这篇阅读材料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从原子弹到氢弹

  核能的最早利用是在军事上,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同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原子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点燃引爆装置,将两块裂变物质(铀或钚)压在一起超过临界体积,就会猛烈发生链式反应而爆炸.

  原子弹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极短的时间内大量核能转化为内能,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和高温,能烧毁建筑物,使人员烧伤、烧死.

  二是爆炸形成的强大的冲击波,能使建筑物倒塌、设备毁坏和人员伤亡.

  三是裂变时放出大量的射线,造成放射线伤害.

  热核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在地球上只有原子弹爆炸才能产生热核反应所需的高温,使氘和氚发生聚变,从而引起新的爆炸,这就是氢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祖国大西北试验成功.从此,核大国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了.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花了7年,前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个速度引起世界震惊.它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也给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以有力的还击!

(1)原子弹和氢弹分别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2)你对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的发展有何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读一读斜面

  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假设物重为G,提升的高度为h,斜面的长为L,沿斜面方向的推力是F,假设斜面很光滑,没有摩擦,根据功的原理FL=Gh,可见,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如下图,想一想,为什么往车上装东西时往往要搭一块木板?

2.这一结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使用任何机械时并不能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

货车超限超载 国道不堪重负

  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报道,“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严重地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

请回答:

(1)文章中所说“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隐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请你把含有物理道理的句子画出来,并说明这句话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为什么肥皂泡总是先上升后下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我们常常是看到肥皂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和现象,我们只要留心想一下,就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这个过程就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会下降.

(1)阅读后你是否知道决定肥皂泡上升或下降是由哪两个力决定的?

(2)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饺子或肉丸煮熟了是浮起来的.为什么呢?根据你阅读后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你能向同学们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

“香蕉球”的奥秘

  如果你经常观看足球比赛的话,一定见过罚前场直接任意球.这时候,通常是防守方五六个球员在球门前组成一道“人墙”,挡住进球路线.进攻方的主罚队员,起脚一记劲射,球绕过了“人墙”,眼看要偏离球门飞出,却又沿弧线拐过弯来直入球门,让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球进了大门.这就是颇为神奇的“香蕉球”.

  为什么足球会在空中沿弧线飞行呢?原来,罚“香蕉球”的时候,运动员并不是拔脚踢中足球的中心,而是稍稍偏向一侧,同时用脚背摩擦足球,使球在空气中前进的同时还不断地旋转.这时,一方面空气迎着球向后流动,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与球之间的摩擦,球周围的空气又会被带着一起旋转.这样,球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而另一侧空气的流动速度减慢.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由于足球两侧空气的流动速度不一样,它们对足球所产生的压强也不一样,于是,足球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被迫向空气流速大的一侧转弯了.

  请你在下图中画出足球旋转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短文,讨论短文后面的问题.

轮船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别莱利曼著的《趣味物理学》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1912年秋天,远洋货轮“奥林匹克”号在大海上航行着,同时在离它100m远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几乎跟它平行地疾驰着.当两艘船到了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发生了一起意外的事情:小船好像是服从着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竟扭转船头朝着大船,并且不服从舵手操纵,几乎笔直地向大船冲来.“豪克”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以致“豪克”号把“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1)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解释这一件事故的原因.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