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4期 总第170期 沪粤版 题型:048
在寒冷的冬天,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亮起床时看到玻璃窗上结了一层冰花.他想今天一定很冷,于是打开衣橱找羽绒衣,无意间发现春天放进衣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他穿好衣服,站在阳台上,看见晾在那里的衣服结了冰.到了中午,衣服上的冰并没有熔化,衣服却干了许多.又过了一段时间,衣服全干了.
阅读短文后,请你从文中找出3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知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沪粤版 题型:048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节能住宅成了时尚之选,自动调温墙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建筑材料中,用来制成地板或墙板,能起到自动调节室温的作用.这种材料特别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1)这种材料属于________体.
(2)这种材料自动调节室温的原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沪粤版 题型:04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晶体是固体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科学研究表明:晶体有着显著的外表特征,对同种晶体而言,每个自然的小颗粒都有着相同的几何形状.
早在公元纪元前后,我国就发现了雪花是六角形的.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记载:“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多六出,其数属阴也”.在历代许多诗人的咏雪诗中,也一再提到雪花的晶体特征.唐代高骈的《对雪诗》中,就有“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诗句,而在西方,直到1611年,刻卜勒才发现这一奥秘.
(1)雪花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对雪诗》中的“六出飞花”指的是________.
(3)阅读思考上面的材料,再结合你对晶体的认识,请说出晶体的两种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2期 总第168期 沪粤版 题型:048
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根据如图所示的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第167期 沪粤版 题型:048
如图所示,将一根长约30 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
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第166期 沪粤版 题型:0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4期 总第180期 沪科版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山车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把它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开始下行时,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处于最高点时,其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得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
(1)如图所示,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得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在过山车的运动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
(3)在过山车的运动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很快地停下来,是由于________;
(4)过山车在第一次开始下行时,是利用________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活中,与过山车一样具有相同“发动机”的有________.(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4期 总第180期 沪科版 题型:048
请阅读下面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
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一种“永动机”——不需要给它提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执迷不悟”,而是反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科学真理.
(1)根据你的认识,“永动机”能不能制造成功?说说你的道理.
(2)你从焦耳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4期 总第180期 沪科版 题型:048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能源并进行较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现在许多国家为了提高地热利用率,而采用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办法,如热电联产联供,热、电、冷三联产,先供暖后养殖等,不同温度的地热能源的用途也不同,高温(100℃以上)的地热能源可以直接用于发电,低温(50~100℃)地热能源可以用于供暖、沐浴、家庭热水、工业干燥等.
请回答: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地热能有什么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24期 总第180期 沪科版 题型:048
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2009年5月8日报道,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日前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投入运行.这座太阳能电站的功率达2万千瓦,可为超过1.1万户家庭提供日常用电.该电站最主要的部件是一座高度接近170米的太阳能塔.反光镜会将阳光反射到这座太阳能塔上,由此产生的高温将塔内的液态水加热成水蒸气.而这些水蒸气又会驱动安放在塔内的涡轮发电机,从而产生出源源不断的电流(如图所示).
(1)大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这个装置中反射镜的作用是改变________;
(3)水蒸气推动汽轮机的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4)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原理发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