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夏天到了,天气比较热,小红想利用家里的电冰箱来自制牛奶冰棒.这时,她想:先用热水冲奶粉制成牛奶,再用此牛奶自制出牛奶冰棒,这个冰棒是不是晶体呢?小红对此作出了如下猜想:自制的牛奶冰棒是由于水中掺入了奶粉而形成的,可能不是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请你利用家中的电冰箱和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小红的猜想加以验证,并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冰的熔点分别为-
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两种方案.(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分析评价他们的方案.
(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并进行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如下图所示).请你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观察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并不这样认为,为此与小芳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于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________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第167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小宇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所示装好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他应把蜡烛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1期 总第167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下表是一架“傻瓜”相机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记录:
说明书上写着:“拍摄时,景物要在
3 m以外.”(1)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请指出并写出合适的数据.
(2)根据说明书要求,为什么用“傻瓜”相机拍照时,无需随着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第166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问题情境]
小丽同学发现自己看书、做作业时,眼睛离课本越来越近,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课本上的字.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说:“小丽,你的眼睛近视了,必须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才能看清楚课本上的字.”于是,小丽在放学后,到“明亮眼镜”店配了一副近视眼镜.第二天,课堂上老师正好讲到“眼睛和眼镜”这节内容,于是课后小丽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近视眼镜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调节,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猜想
2: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调节,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设计实验]
1.为了辨别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何种透镜,可采用什么方法区别?
可从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这个角度去判断.因此需要利用平行光如太阳光进行实验.
2.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近视眼镜的作用?
可采用模拟的方法,即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来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近视眼镜等.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将太阳光正对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能否让平行光会聚.
2.如下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它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并准确地标出光屏的位置M1.“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就是近视眼所看到的情景.
3.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并标出光屏这时的位置M2.
[交流与讨论]
1.通过观察发现: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将平行光发散,这说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
2.通过观察发现:位置M1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位置M2到凸透镜的距离.说明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通过调节晶状体,像只能成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或“后”)
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选填“前”或“后”)移动,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第166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不能调焦距的照相机在拍摄远处、近处的物体时,通过调节暗箱的长度,即调节像距
v,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所成的像都清晰地成在胶片上.人的眼睛也相当于照相机,那么,眼睛是怎样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的?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下列猜想:“眼睛能将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使远近物体都能被看清楚,其原因可能是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但像距不变.”猜想是否正确呢?该实验小组经过讨论后,利用f1=9 cm、f2=10 cm、f3=11 cm的3个凸透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过程中,改变物距,换用不同的凸透镜,但保持像距不变.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
(1)比较实验2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变近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
(2)比较实验3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变远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该小组同学经过分析、思考,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即眼睛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很清楚,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改变晶状体所构成的透镜的________来实现的.
(3)该小组是按照怎样的思维过程进行探究活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第165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某同学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分析表中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该同学的探究实验是否全面和完整?提出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第165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后,如果想模拟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不断地变短,原来成在光屏中间的像也随之发生了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中间,接下来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