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0259  130267  130273  130277  130283  130285  130289  130295  130297  130303  130309  130313  130315  130319  130325  130327  130333  130337  130339  130343  130345  130349  130351  130353  130354  130355  130357  130358  130359  130361  130363  130367  130369  130373  130375  130379  130385  130387  130393  130397  130399  130403  130409  130415  130417  130423  130427  130429  130435  130439  130445  130453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二次课堂效率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实验时,点燃蜡烛A,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所在的这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B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同时还可以确定________.

(2)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在记录数据表中某同学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一个比较亮,一个比较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罗定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而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__.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根据兴趣小组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________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选择________图甲中__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吴江市青云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

(5)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若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填“实”或“虚”)像.

(6)若在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帮他想个办法看清棋子的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姜堰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外焰/内焰/焰心)位置.

(2)如图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_______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3)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温度________.

(4)根据记录在提供的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姜堰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两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________(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________(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_(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________.

(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作出了下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也来试一试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凸透镜、蜡烛、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摆放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上.

(2)当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端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应该使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如下图所示:在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正立/倒立).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正立/倒立).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

④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正立/倒立).

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塘桥片2011-2012学年八年级10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实验中,沸腾时的气泡变化图是________.(图a/b)小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4).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将________(停止/继续).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一、________二、________.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图作出水沸腾的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