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0314  130322  130328  130332  130338  130340  130344  130350  130352  130358  130364  130368  130370  130374  130380  130382  130388  130392  130394  130398  130400  130404  130406  130408  130409  130410  130412  130413  130414  130416  130418  130422  130424  130428  130430  130434  130440  130442  130448  130452  130454  130458  130464  130470  130472  130478  130482  130484  130490  130494  130500  130508  235360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第166期 沪科版 题型:058

某探究小组正在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

(1)小强在做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有一个灯泡坏了.请你帮小强在一段导线、一只完好的小灯泡这两种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一次性检测出是哪一只灯泡坏了.请你写出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

(2)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闭合开关S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

流,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请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第165期 沪科版 题型:058

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某实验小组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池组(3 V)、开关、足够的导线、标有1.5 V的小灯泡1只、标有2.5 V的小灯泡2只、标有3.8 V的小灯泡1只.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上述器材外,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2是按图2连接、但还没有连好的电路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的连线补充完整.

(3)实验时,由于电源电压为3 V,所以电压表宜选用________量程.第一次实验,实验小组选用的是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实验小组选用的是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所得数据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小林同学认真分析了第3次实验数据,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不等于总电压.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期 总第157期 沪科版 题型:058

小张同学很细心,乐于观察一些现象并进行探索.他发现严冬一过,冰冻的河面开始熔化;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并不会立即熔化,而是要过一段时间才开始熔化,这时用手去摸,没有刚从冰箱中拿出来时那么凉.

(1)对此现象他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2)请你为小张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3)小张想用实验来验证(2)中的猜想,请你为他提供所需要的器材.

(4)小张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5)分析论证:请你根据小张记录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总结出冰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华安县南海中学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

(1)小明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________的.

(3)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___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转向情况如图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

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较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     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     配制一大杯盐水;

(3)     将这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m³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为了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中找到了一块海绵、一只塑料方凳、一个铁锤,并设计如下步骤进行实验:a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在其上面加铁锤和不加铁锤,观察海绵两次下陷程度,如图甲所示.b分别将凳腿朝下和凳面朝下放,并且两次都加上同一重物,比较海绵下陷的程度的不同,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选用一块海绵而不是其他材料,为什么?

2)题中说的“压力作用效果”指的是什么?

3)由步骤a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由步骤b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该实验器材有:不同的三个斜面、小车、________________

1)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应选用三个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小车的重力,斜面的________及斜面的________,小车在三个不同斜面向上________运动时的三个拉力的大小。最后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从而算出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在此实验中,应选用三个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测出不同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不同斜面上________运动时的拉力大小。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如图所示两个烧瓶盛着等量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月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线电阻比较大。请完成这个实验: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你进行的猜想是:

你设计的实验及看到的现象:

你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给你一组电源、一个开关、一只灯泡在没有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的情况下为了调节灯泡的亮度你能想出一个简易的方法来代替滑动变阻器吗请你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并画出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

(1)(b)(c)两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什么?

(2)怎样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3)比较(e)(f)两次实验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4)将上述的两个实验结论归纳在一起,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