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第166期 沪科版 题型:058
某探究小组正在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
(1)小强在做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有一个灯泡坏了.请你帮小强在一段导线、一只完好的小灯泡这两种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一次性检测出是哪一只灯泡坏了.请你写出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
(2)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闭合开关S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
流,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请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9期 总第165期 沪科版 题型:058
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某实验小组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池组(3 V)、开关、足够的导线、标有1.5 V的小灯泡1只、标有2.5 V的小灯泡2只、标有3.8 V的小灯泡1只.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上述器材外,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2是按图2连接、但还没有连好的电路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的连线补充完整.
(3)实验时,由于电源电压为3 V,所以电压表宜选用________量程.第一次实验,实验小组选用的是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实验小组选用的是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所得数据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小林同学认真分析了第3次实验数据,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不等于总电压.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科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期 总第157期 沪科版 题型:058
小张同学很细心,乐于观察一些现象并进行探索.他发现严冬一过,冰冻的河面开始熔化;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并不会立即熔化,而是要过一段时间才开始熔化,这时用手去摸,没有刚从冰箱中拿出来时那么凉.
(1)对此现象他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2)请你为小张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3)小张想用实验来验证(2)中的猜想,请你为他提供所需要的器材.
(4)小张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5)分析论证:请你根据小张记录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总结出冰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华安县南海中学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
(1)小明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________的.
(3)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___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转向情况如图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
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较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 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 配制一大杯盐水;
(3) 将这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
质量/g |
体积/m³ |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放入盐水前 |
在盐水中下沉后 |
|
A |
44.8 |
39.2 |
40 |
33 |
B |
56.1 |
48.8 |
50 |
41 |
C |
77.3 |
67.9 |
69 |
57 |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问:(1)实验中选用一块海绵而不是其他材料,为什么?
(2)题中说的“压力作用效果”指的是什么?
(3)由步骤a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由步骤b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如图所示:该实验器材有:不同的三个斜面、小车、________和________。
(1)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应选用三个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小车的重力,斜面的________及斜面的________,小车在三个不同斜面向上________运动时的三个拉力的大小。最后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从而算出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在此实验中,应选用三个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测出不同斜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小车在不同斜面上________运动时的拉力大小。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你进行的猜想是:
你设计的实验及看到的现象:
你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1)(b)(c)两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什么?
(2)怎样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3)比较(e)(f)两次实验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4)将上述的两个实验结论归纳在一起,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