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0318  130326  130332  130336  130342  130344  130348  130354  130356  130362  130368  130372  130374  130378  130384  130386  130392  130396  130398  130402  130404  130408  130410  130412  130413  130414  130416  130417  130418  130420  130422  130426  130428  130432  130434  130438  130444  130446  130452  130456  130458  130462  130468  130474  130476  130482  130486  130488  130494  130498  130504  130512  235360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9~26期 总第175~182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方法是:________;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9~26期 总第175~182期 沪粤版 题型:058

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 g,总质量m2和部分体积V的大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8期 总第174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经过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步骤如图1所示.

(1)他第三次测物体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m3=________g.

(2)请按照如图1所示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第172期 沪粤版 题型:058

一、提出问题

五一节期间,妈妈从商店买回来一个质量为28 g的金黄色手镯,爸爸认为不是24 K的,可能是18 K金的,妈妈说是质监局检验过的,是24 K的黄金.两人为此争论不停,于是让小明来鉴别一下.小明在查询资料后得知,24 K表示是纯金(ρ金=19.3×103 kg/m3)的,而18 K表示含有黄金的质量为整体质量的,其余的为杂质.于是小明决定通过测量手镯的密度来判定.

二、设计实验

(1)小明准备用天平测量手镯的质量,用量筒测量手镯的体积.当他准备把手镯放入量筒中时,发现手镯较大,放不进去,找来了一个分度值为10 mL的量杯恰能放入.

(2)利用这个量杯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区分出是何种黄金饰品.

三、进行实验

(1)小明在通过计算后重新设计了下列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②在溢水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让水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将烧杯放到溢水口下方,将手镯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了烧杯;

③用天平测出溢出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④用天平测出手镯的总质量m1

则小华的方案会使得测量密度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2)在小明方案的基础上,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得出的手镯密度的表达式应该为________.(用ρ水、m1、m2、m3表示)

四、分析数据

经过实验测量,手镯的密度是14 g/cm3,而专家却认定是24 K的黄金,小明观察发现,其原因是工艺师把花瓣等部分做成中空的封闭几何体,则空心体积为________.

五、交流与合作

小明把测量结果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同学们认为利用密度鉴别物质,首先必须满足________,当年阿基米德确认皇冠不是纯金制成的,那受到了惩罚的金匠有没有被冤枉的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第172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5期 总第171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有冰花,玻璃上冰花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还有的像一朵朵的梅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刚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反复的论证,他们一致赞同了一个观点: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房间里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后放热结成的冰,也就是凝华而成的.但是,细心的小明却发现,虽然冰花的成因一样,但冰花的形状却不完全相同.那么,冰花的形状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对此都很感兴趣,于是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一:窗户上冰花的形状与玻璃的种类(如表面平滑的玻璃和表面粗糙的玻璃)有关;

猜想二:窗户上冰花的形状与玻璃表面的洁净程度有关;

猜想三:窗户上冰花的形状与室内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有关;

猜想四:窗户上冰花的形状与窗缝里是否有风有关.

然后同学们又分别进行了探究,并且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1)

请从上面四个猜想中任意选择一个猜想.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

在上述实验中同学们主要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探究的步骤.

(3)

下面自然现象的成因与冰花的成因不相同的是

[  ]

A.

B.

冰凌

C.

雾淞

D.

雪花

(4)

有时玻璃窗上形成的是冰柱,而不是冰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5期 总第171期 沪粤版 题型:058

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分成几个实验小组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面是小阳所在的小组所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温的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写出2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阳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他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于是他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所造成的,他的想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他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6)小阳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上要求:当一天用水结束时还有热水剩余,最好晚上把热水器中加满水过夜,通过上述探究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在观察熔化或凝固现象的实验中,熔化图像是这样得到的:

(1)方格纸上画一条横轴表示________;

(2)方格纸上画一条纵轴表示________;

(3)记录各个________的________,在方格纸上描出点;

(4)用________把这些点接起来.

观察图1和图2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A.如________(选填“图1”或“图2”)所示的图象是熔化图象;

B.两个图像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C.图6中AB段能表明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D.图7中CB段能表明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沪粤版 题型:058

在海波的熔化实验中:

(1)为了准确地测出海波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________.

(2)当海波是固态时,不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当部分海波熔化时,继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当海波全部呈液态时,不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

(3)分析如图所示的海波熔化过程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A.海波从28℃到开始熔化经历________分钟,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分钟;

B.第5分钟时,海波呈________态,第10分钟时,海波呈________态,第11分钟时,海波呈________态;

C.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沪粤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第169期 沪粤版 题型:058

活动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在试管中装入碎冰块,对烧杯中的水加热并不断地搅动,观察冰的状态变化过程,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观察几分钟,将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碎冰块换成蜡块完成上述实验过程,将记录的数据填入上表.

将表格中的两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

2.结论:冰和蜡块原来是________态,最后变成________态,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与之相反,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实验中,冰在________℃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蜡块在熔化过程中由硬变软,最后成为________,温度________.

活动二、认识熔点和凝固点

分析“活动一”中所描绘出的冰块和蜡块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有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________熔化温度,叫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非晶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

3.晶体凝固时也有________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_.

活动三、认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实验:回顾“活动一”中的探究过程,当冰或蜡块熔化时,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来,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结论:固体熔化时要________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凝固时要________热.

归纳总结

1.固体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另一类是________,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________热,在凝固时都要________热.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晶体凝固时温度________,非晶体凝固时温度________.

3.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