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0682  130690  130696  130700  130706  130708  130712  130718  130720  130726  130732  130736  130738  130742  130748  130750  130756  130760  130762  130766  130768  130772  130774  130776  130777  130778  130780  130781  130782  130784  130786  130790  130792  130796  130798  130802  130808  130810  130816  130820  130822  130826  130832  130838  130840  130846  130850  130852  130858  130862  130868  130876  235360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王浩和张颖正在做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他们将电流表跟小灯泡、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当闭合开关时,细心的张颖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一下指到了0.45 A,然后慢慢回到0.18 A.咦,这是怎么回事?

张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王浩,王浩也感到好奇.他们请教老师,老师说:“闭合开关前后,分别用手摸一摸小灯泡的玻璃泡,或许你们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1)请你和同学按老师的提示进行实验,然后提出一个猜想(假设),解释张颖发现的问题.

(2)用下列器材进行实验,检验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器材:用铁丝绕制的细圈、酒精灯、电流表、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3)通过实验,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4)利用你们得出的结论讨论解释下列现象:

①家里用的普通白炽灯泡,往往是在刚打开的瞬间被烧坏,为什么?

②电视机不要频繁开关,否则会影响显像管里灯丝的使用寿命,你知道为什么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灯泡仍不发光,这是可能的.表明电路的某个部分可能由于接触不良而造成开路,但是开路的故障发生在哪里,并不是立即能判断的.如果利用电池和小灯泡制作一个简单的测通器,这样就可以方便迅速地检查故障所在了.

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这些材料:一节干电池,带灯座的小灯泡一只,长约10-15 cm的导线两段,粘胶带、电烙铁、焊锡条,制作了一个简易测通器.

他们是这样做的:把小灯泡灯座底部焊接在干电池的正极上,再把一根导线一端焊接在灯座上,导线的另一端空着;在干电池的负极焊上一根导线,用胶带将干电池、小灯泡和导线捆扎在一起,露出小灯泡和两根导线的两端,如把两根导线的两端相接触,小灯泡就发光,这样一个简易测通器就做成了.

你有兴趣做一个吗?如果做成功了,能不能用它去检查某些有故障的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在公路上有一辆小汽车和一台拖拉机发生故障,经检查都是因为蓄电池坏了,不能启动.有人认为,只要把它们推动以后,汽车和拖拉机都能正常启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比周围地区气温高的现象.尤其是夏天,市区与郊区的温度相差几度,乡村的温度又比郊区低一些.我们将近地层气温描在一张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是一个高温区,温度以城市为中心向郊区递减.如果将高温区用红色描述,低温区用蓝色描述,城市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气象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怎么回事?它是如何形成的?对人们有什么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物体吸、放热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找一个瓶子和比瓶口稍小点的瓶塞.将瓶塞水平拿着,然后将塞子从瓶口塞到瓶颈的位置.请将嘴靠近瓶口并向瓶塞用力吹气,力越大越好.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尝试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易汽化的液体,如图所示.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八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3 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八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最初的跳高比赛运动员采用“跨越式”(如图甲所示),后来采取“俯卧式”(如图乙所示),现在采用“背卧式”(如图丙所示),试用力学知识解释跳高运动的发展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设计八年级上物理沪科版 沪科版 题型:064

如图所示,一位杂技演员在架在两座山上的钢丝上行走,头上还顶着一只小鸟.他的重心在什么位置时不易倾倒?他的双手拿着一根平衡棒,则这位杂技演员应该选择长的平衡棒还是短的平衡棒,是轻的平衡棒还是重的平衡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