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13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13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1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B.“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大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C.“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 kg的是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如图所示为本次救灾活动中使用的收音机、卫星电话、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有关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如图所示,甲为某大学的学子们用蜡烛组成“爱心5·12"的图案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的场景,乙图为新闻工作者拍摄救灾现场的工作画面及所用的摄影器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祈祷现场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烛焰,是因为光的漫反射
B.无法看清图片下方人物后脑.是因为它处于烛光照射不到的区域
C.物体的反射光经过摄像机镜头成像的过程会发生折射现象
D.摄像机上方的闪光灯内可能有凹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乘车从机场到都江堰的路上,温总理一直系着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可能带来的危害
B.车上的人能利用时速表和里程表计算汽车某段匀速行驶过程的时间
C.急救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伤员所受重力与路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车驶入刚抢通的道路时发生剧烈颠簸,车上一人大叫“地震了”,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如图所示,通过电力工人的紧张工作,灾区某帐篷教室内的五盏36 W节能灯正常工作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电荷经火线、节能灯、零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火线带正电,零线带负电,两线相互吸引
C.教室内各灯相互串联
D.该教室每小时照明耗电0.18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化试题物理部分 题型:013
支援灾区的志愿者带着一瓶冰镇矿泉水从山脚出发,爬到山腰处拿出来喝时发现水温升高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水的机械能增加了
C.水温上升,水分子运动加剧,所以瓶内水面很不平静
D.将板蓝根颗粒冲剂放入水瓶内,颗粒很快"化”了,说明板蓝根的熔点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