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发电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高大建筑物顶端的针状金属物用来防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密度分别为ρA、ρ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则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ρB
C.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D.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ρ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A1、A3示数不变,A2、V示数变小
B.A1、V示数不变,A2、A3示数变大
C.A1、A2、V示数不变,A3示数变小
D.A2、V示数不变,A1示数变小,A3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题型:013
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013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
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
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01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示数变大,
示数变小,
与
示数的比值不变
B.示数变小,
示数变小,
与
示数的比值不变
C.示数变小,
示数变大,
与
示数的比值变小
D.示数不变,
示数变小,
与
示数的比值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