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16  134024  134030  134034  134040  134042  134046  134052  134054  134060  134066  134070  134072  134076  134082  134084  134090  134094  134096  134100  134102  134106  134108  134110  134111  134112  134114  134115  134116  134118  134120  134124  134126  134130  134132  134136  134142  134144  134150  134154  134156  134160  134166  134172  134174  134180  134184  134186  134192  134196  134202  134210  235360 

科目: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2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上实验课时,老师给李明和刘信两位同学提供下列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小金属块、细线、水、烧杯、小矿石.

(1)李明同学在测量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

①如图甲所示,李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李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 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老师要求刘信同学也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量筒已被调皮的李明同学拿走,于是老师就给他增加一个溢水杯(如图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及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 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将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当小明同学按要求将上图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9中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_端(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

(3)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使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

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透镜向____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⑵相同的操作

(5)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题型:058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

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

(2)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

(3)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4)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利用这一原理原理制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所示,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三节新干电池,灯泡额定电压是3.8 V,其灯丝电阻约是10 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 Ω,1 A”的字样,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变阻器断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D、可能是电流表断路

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

(3)假如电压表0-15 V挡量程已损坏,小刚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刚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4)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________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当点燃蜡烛A时,在玻璃板后不管怎样移动蜡烛B,B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为________

(3)调整玻璃板后,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58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表明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④若A装置产生的CO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________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3)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 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