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516  13524  13530  13534  13540  13542  13546  13552  13554  13560  13566  13570  13572  13576  13582  13584  13590  13594  13596  13600  13602  13606  13608  13610  13611  13612  13614  13615  13616  13618  13620  13624  13626  13630  13632  13636  13642  13644  13650  13654  13656  13660  13666  13672  13674  13680  13684  13686  13692  13696  13702  1371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ρ>ρ洒精),现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铝、铁块分别浸没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均不溢出),此时量筒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相同,若将两金属块取出,则下列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正确的是


  1. A.
    P>P
  2. B.
    P<P
  3. C.
    P=P
  4. D.
    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磊每周一所升的3号国旗(128cm×192cm)的质量为160g,而他升旗时所施加的拉力10N,他在把国旗升高10m到杆顶的过程中,他所做的总功是多少,有用功是多少?机械效率为多少?应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有人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音调有关,你________(同意/不同意)这一观点.生活中的________(举一事例)能支持你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____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
34.1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计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82869498989898
(1)在记录第三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读数填在上述表内空格中;
(2)由上表记录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简述人工降雨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空心铜球重12牛,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牛.由于浮力 ________重力,则铜球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将一底面积为0.1米2,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以5m/s的平均速度先运动200m后,又以10m/s的平均速度向前运动了50s,求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