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546  13554  13560  13564  13570  13572  13576  13582  13584  13590  13596  13600  13602  13606  13612  13614  13620  13624  13626  13630  13632  13636  13638  13640  13641  13642  13644  13645  13646  13648  13650  13654  13656  13660  13662  13666  13672  13674  13680  13684  13686  13690  13696  13702  13704  13710  13714  13716  13722  13726  13732  13740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
④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他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请将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中.
(1)如图所示,甲图中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Ω;
(2)如图所示,乙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2)图乙中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
(3)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4)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两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红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闻气味能辨别烧杯里盛有的是水还是酒精,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
(2)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压强计的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表明液体的压强越______.
(3)如图所示,小明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甲烧杯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认为甲烧杯中盛有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上午某一时刻,小明在太阳光下测得旗杆在水平地面上影子的长度是8m,并在同一时刻测得高1m的米尺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长度是0.8m,则
(1)旗杆的高度是 ______m;
(2)高1.6m的同学的影子的长度是 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福娃妮妮正在通过定滑轮将一重物拉上去,她所用的拉力为25N,所拉物体的质量为2kg,物体向上升高了8m,(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 A.
    妮妮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做功为400J
  2. B.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没有被忽略
  3. C.
    克服被拉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其大小为160J
  4. D.
    此次使用定滑轮的过程中,其机械效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将一只试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管顶高出水银面20 cm,在标准大气压下,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Pa,若在试管顶部开一个小孔,将看到________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稻田不受冻,傍晚时分向稻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汽车散热器内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走________热量,冷却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地铁是上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
(4)李明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什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