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九年级物理 下 (北京师大版课标本) 北京师大版课标本 题型:04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图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联接在干电池两端.闭合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是图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图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
(2)请设计一个实验,利用二极管判断蓄电池的正负极(没有电压表、电流表,其他器材自选).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用“”表示蓄电池)
判断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八年级 物理(上) 题型:048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通过空气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再小心地将铁圈挂起来,如图所示,并找一个喇叭对着讲话,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地变化.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结论?
(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此装置还可用来探究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读想用八年级物理(下) 题型:048
眼睛中有颜色的部分叫虹膜,虹膜中心的黑洞叫瞳孔,虹膜可以控制瞳孔的大小,以改变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强弱.人从明亮处突然进到黑暗处,眼睛会短时间什么也看不见,这叫眼睛的暗适应,反之为明适应,一般动物的眼睛只有一对,昆虫的眼睛看起来虽然也是两只,但事实上每只眼都是由许多个六角形小眼成蜂窝状组合在一起,称为复眼,如蜻蜓的每只复眼由10000多个小眼组成,苍蝇也有4000个,复眼中的每个小眼可看到物体的不同部分,所以昆虫可看到不同的方向,昆虫的视力其实很弱,但由于复眼的原因,使得昆虫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锐,例如对一个突然出现的物体,人眼的反应时间为0.05s,而苍蝇或蜜蜂只要0.01s就够了.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从眼睛成像的角度来看,调节瞳孔大小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像的
[ ]
(2)照相机上的什么装置借鉴了人眼瞳孔的这种功能
[ ]
(3)试比较:人眼在中午光线强时和晚上光线弱时瞳孔的大小.
(4)人眼睛的暗适应和明适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将文中提到的有复眼的动物列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太阳是宇宙中的一个大火球,每秒钟有300亿亿千焦能量向宇宙空间辐射.地球距离太阳有1.5亿千米之遥,加上大气层的阻碍,所以只能收到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太阳能,就相当于全世界目前所需能量的65万亿倍.不言而喻,太阳是我们地球上可以获得的最大能源库.太阳能还具有无污染,无公害的优点.所以,有人提出了“全球调节太阳能”的设想,就是利用太阳能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以沙特阿拉伯为例,该国平均每年的日照约为3000h,每平方米土地吸收阳光所产生的能量足以点亮40盏25W的灯泡.与此相反,世界上有些地区雨水太多,终年少见太阳,要发展太阳能电站就无从谈起.要是能将沙漠地区的太阳能送到那儿该有多好!若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将为未来的能源危机找到一条理想的出路.到那时,地球上的太阳能系统无论是天空晴朗,还是阴雨连绵,它都能正常运转.这一系统把分散在整个地球上的太阳能电池组连接在一起,根据各地的定单,在全球范围内调节使用,把电力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有哪些优点?
(2)请你指出为什么要提出“全球调节太阳能”的设想.你认为这一设想可能实现吗?谈出你的看法.
(3)请你举例说明太阳能的利用,并指出其能量转化形式.(至少三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大家知道,呈现固体状态的煤使用和运输起来都很麻烦.直接烧固体煤,不仅热效率低,浪费大,还会放出二氧化硫.氧化氮等多种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煤的问题不在于找煤,而在于干净地使用煤,为了预防或减少煤燃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开展了对煤利用新技术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对煤的液化和汽化,所谓煤的液化技术,就是在加温加压的状态下,对煤直接或间接地加氢,使它成为流体化的技术.在日本,液化煤将成为代替石油能源的“核心”.煤的汽化主要包括低热值汽化和高热值汽化.所谓高热值汽化是指生产发热量为每立方米2万千焦以上的煤气,特别是指每立方米3.6~4万千焦的代用天然气.而低热值汽化则是生产每立方米4×106J到6×106J的煤气用以发电、加热,以及化工合成等.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煤液化和汽化后使用?
(2)怎样才能使煤液化?
(3)现在城市都在普及使用管道煤气和天然气,请你谈一谈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
温室效应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增强的温室效应共同引起的.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与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重要影响,而且许多影响是负面的.因此人类需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在参加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际谈判中,我国面临的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压力将越来越大.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提供气候变化最新科学信息的权威机构.它在2001年发布的第3次评估报告指出了全球变暖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已经相当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
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导致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燃煤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过预测.他指出,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5~6℃.之后,有许多科学家陆续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1957年,瑞威拉等在美国发表了关于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可能产生气候变化的论文.同年,美国夏威夷观象台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观测,从而正式揭开了人类研究气候变化的序幕.温室效应是这一话题的核心.它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由-18℃上升到当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已适应的15℃.一旦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进一步阻挡了地球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长波辐射,为维持辐射平衡,地面必将增温,以增大长波辐射量.地面温度增加后,水汽将增加(增加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冰雪将融化(减少地面对太阳短波的反射),又使地表进一步增温,全球变暖更显著.
除了二氧化碳外,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最长可生存200年,因而最受关注.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中排放的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中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近百年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据资料显示,近百年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到过去42万年中的最高值.近百年里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1)何谓温室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文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面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八年级物理(上) 题型:048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从国际空间站回到地球家园的三名宇航员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联盟号”飞船返回到地球要走12步,所花的时间是4h40min,12步中哪一步失算都可能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式的悲剧.这12步是这样走的:第一步是北京时间5月4日清晨6点47分,三名宇航员为脱离空间站做准备;第二步是飞船与空间站接口连接的挂钩和挺锁开始打开;第三步是飞船与空间站脱离,脱离的速度是0.1m/s;第四步是脱离点火,当飞船离空间站20m的时候,飞船的发动机开始点火,点火时间持续15s;第五步是当飞船离空间站19km的时候,飞船的发动机再度点火,持续时间4min21s,从而脱离原来的太空轨道;第六步是飞船的各飞行舱开始脱离;第七步是飞船在脱轨31min的时候进入地球大气层;第八步是发出降落伞打开指令,使得飞船的下落速度从230m/s减小到80m/s;第九步是主降落伞打开,使得飞船下落速度进一步减小到7m/s;第十步是垂直降落;第十一步是飞船着陆前2s,六台发动机同时点火燃烧,使飞船从离地约6m的高度再次减速下落到地面;第十二步是平安落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飞船与空间站脱离到飞船的发动机第一次开始点火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秒?
(2)飞船着陆前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难点课课练 九年级物理下册 题型:048
据报道: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大量的新型燃料可燃冰,经研究,它是由天然气和水化合而成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报道:有人发明了汽油和柴油试剂.将这种试剂滴几滴在一桶水中,结果桶中的水变成了汽油或柴油,能供机车使用.试从能的转化和守恒方面分析以上两报道是否真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读想用八年级物理(下) 题型:048
阅读下面短文,要求从中找出5个跟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分别将其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入下表的空格内.
美丽的金沙滩位于新疆和硕县境内,海岸线长2000米,岸边的湖水清澈见底,一簇簇芦苇倒映在水中……看,人们在畅快尽展泳姿——蛙泳、蝶泳、自由泳;听,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快艇、摩托艇载着游人风驰电掣一闪而过;空中拉伞、滑翔伞在空中飘飘荡荡;沙滩排球、沙滩摩托、沙浴、日光浴、垂钓等任游客享用,另外惊险刺激的水下潜泳、水上飞机也吸引着不少游客.美哉,金沙滩!乐哉,金沙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鼎尖助学系列同步练习 物理(九年级 全) 题型:048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
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几经沉浮,人们对究竟能否利用太阳能在认识上多次反复,最后是环境保护给了太阳能利用带来巨大机遇.
当前全球能源的85%来自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太阳能供电仅占全球供电量的三万分之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正是这种巨大的能源危机、严峻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必须寻找新能源,希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撑起未来世界能源供给的半壁江山.
科学家们公认、太阳能是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太阳每分钟射向地球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所耗用的能量.目前太阳能利用转化率约为10%~12%,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实施自己的“阳光计划”,新年刚过,德国便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它的启用使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700t.而印度乡村的村民们则在年初仰仗美国BP太阳能公司赠送的太阳能光电设备,从此告别无电时代.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企业也将重点向太阳能转移,太阳能时代已经拉开它辉煌的大幕.
科学家预言:未来大规模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有可能开辟新能源领域,从而将人类带出传统的燃火时代.
1.使用太阳能与传统的燃烧燃料有什么好处?
2.对于太阳能的广泛使用,你认为还存在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