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390  137398  137404  137408  137414  137416  137420  137426  137428  137434  137440  137444  137446  137450  137456  137458  137464  137468  137470  137474  137476  137480  137482  137484  137485  137486  137488  137489  137490  137492  137494  137498  137500  137504  137506  137510  137516  137518  137524  137528  137530  137534  137540  137546  137548  137554  137558  137560  137566  137570  137576  13758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甘肃课改区,24)(4分)如图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青岛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请回答:

(1)先后将蜡烛放在图中各点,能够说明照相机原理的是将蜡烛放在________点.

(2)实验中,如果蜡烛距凸透镜焦点F(同侧焦点)的距离是10cm,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透镜焦距大于10cm

B.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蜡烛距透镜10cm时,可成放大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大连市)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中的哪一个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南京市)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无锡市)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上海,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千克,体积为)

表二:液体乙(质量为6.4千克,体积为)

(1)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35(69610)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

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24(687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

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的,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

__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05宿迁,21)一实验小组为进行某项探究实验活动,课前给实验室老师送去了一份器材清单,老师根据清单为他们准备的器材见下图.

用以上器材可探究的主题有:

A.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浮力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若你在上述四个探究主题中选择________(只选一个,填写序号)主题进行探究,则所需器材有(填写器材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探究活动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完善实验探究过程,将搜集到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后,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安徽省)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气体,浓度过高时威胁到人的安全.为试探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如果蜡烛熄灭说明浓度过高,如果蜡烛没熄灭说明浓度不高,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你一轻小的气球,里面充有空气后扎住口.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把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6、北京市)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58

(2007,昆明,24)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越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

(1)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_____次和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两次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