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相等
B.质量不等的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质量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相等
B.质量不等的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质量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质量相等的水和铜球,具有相同的初温,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球投入水中,则( )
A.热量由铜球传给水 B.热量由水传给铜球
C.水和铜球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空气压缩引火仪。在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会被点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活塞向下压时,玻璃筒内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B.当活塞向下压时,对玻璃筒内棉花做功,温度升高
C.向下压活塞时,快压和慢压的效果相同,因为压缩气体做的功相同
D.硝化棉被点燃的原理与擦燃火柴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是 ,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炎热的盛夏中午,当人赤脚走在沙滩上时感到烫脚,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水吸热升温_________,而沙子吸热升温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从一楼移至三楼静止,则冰块的内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时会遇到月食,在此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内能_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当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出耀眼的光芒,则返回舱的内能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下列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法。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体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____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