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 _(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为24Ⅴ,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4Ⅴ,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 Ω。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6W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Ⅴ,此时电路的阻值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当开关S从2转换到点1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和乙可知,电源电压是 V,电阻R2的阻值是 Ω,电阻R2的I-U的图像是丙中的 (填 “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电热安全压力锅解除了普通压力锅的安全隐患;既省时又省电.某电压力锅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200W(c水=4.2×103J/(kg·℃),q煤=5.0×107J/kg)。
(1)若使用上述压力锅将2 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升至1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 g的煤气;
(2)若某次仅使用上述压力锅正常工作0.5h,测得图示电能表的指示灯共闪烁600次,由此可知该过程中压力锅是 (填“间歇”或“持续”)通电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按题目要求作图:
(1)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一根均匀直杆可绕点O转动,其中点A处挂一重物G,画出G所受重力示意图并作出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作用在B点上最小力的示意图;
(3)按要求将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好。要求:开关闭合时,两灯都能发光且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两灯的电阻均大于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图中,甲是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威力的装置;乙是正在旋转着升降的滚摆;丙是用于“探究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的装置:
(1)图甲证明了 ;
(2)图乙说明了 ;
(3)图丙的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5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用该滑轮组提升800N的物体,机械效率又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1)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1的阻值;
(3)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2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十校初三12月联谊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整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小红调节好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 ;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