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
A.汽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华 D.汽化和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 (填甲或乙)实验。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某实验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该装置插入瓶中的玻璃管很细,目的是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自制的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液柱达到的位置为A和B,再将刻度尺放在温度计旁边,用刻度尺的刻度作为该温度计的刻度,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___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五一假期,甲同学一家到黄山旅游,在黄衙南高速公路上看到杨家园隧道入口有一块交通指示牌(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 。
(2)若汽车匀速驶过隧道用了2分钟,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过隧道时 (选 填“遵守、违反”)交通规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声波到接受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初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