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时前40m的平均速度时,所给的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4分)
(1)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_.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如下表
计时员位置 | 10m处 | 20m处 | 30m处 | 40m处 |
时间(s) | 8 | 15 | 24 | 30 |
根据上面的数据,
(2)从10m处到3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
(3)此同学_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是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3分)
(1)物体乙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m/s。
(2)经过6秒,甲乙相距________m。
(3)甲乙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下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___________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___________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所示,泡沫球接触左边叉股,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音叉会将泡沫球弹开。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主要是靠 传给了左边的音叉,此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刚站在一座山的脚下,向对面的一座山大喊,5s后听到回声,求两山间距离。(声速取15℃时空气中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0.9米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若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5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导火索后以4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600米以外的安全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南康六中片区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长.6300km= __________m= ___________cm
(2)用激光打出的小孔直径60μm=___________mm=___________m
(3)黑板的面积4m2=___________ dm2=___________ 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南康六中片区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mm、25.1 mm、27.2 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的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