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149  151157  151163  151167  151173  151175  151179  151185  151187  151193  151199  151203  151205  151209  151215  151217  151223  151227  151229  151233  151235  151239  151241  151243  151244  151245  151247  151248  151249  151251  151253  151257  151259  151263  151265  151269  151275  151277  151283  151287  151289  151293  151299  151305  151307  151313  151317  151319  151325  151329  151335  151343  235360 

科目: 来源: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根据“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__________(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3)闭合电键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李同学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等完好器材,测定电阻RX的值。他按图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变阻器的滑片放置于一端,然后闭合电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为零。接着他将电路中的电压表先后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b、c上,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变为9伏、电流表示数仍为零。经思考,小李排除故障,再次按图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他在将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30安增大到0.9安;当滑片P在中点附近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请根据小李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表格(注意: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张、小王两同学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后,发现电流与水管中的水流相似、电压与水压差相似,小张同学提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与水管对水流阻碍作用相似,随后小王同学便提出: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且在常温下选用手头拥有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铝丝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后计算出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铝丝 表二 铝丝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可得出的定性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相同,铝丝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选填“表一”或“表二”)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定量结论是:常温下,铝丝横截面积相同时,铝丝的电阻与长度成______比(选填“正”或“反”)。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1与5)、(2与4)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______相同,电阻相同。

(b)分析比较(1与5)、(2与4)和(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继续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无法得到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需添加的器材为________(选填“导体甲”、“导体乙”、“导体丙”)。

器材:导体甲长度为0.2米、横截面积为0.2毫米2的铝丝

导体乙长度为0.2米、横截面积为0.4毫米2的镍铬合金丝

导体丙长度为0.45米、横截面积为0.3毫米2的康铜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开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论证 C.实验 D.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C.人的正常体温是47℃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负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四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按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音量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徐州树人初级中学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一道辩听题:“先听音乐,然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者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