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515  151523  151529  151533  151539  151541  151545  151551  151553  151559  151565  151569  151571  151575  151581  151583  151589  151593  151595  151599  151601  151605  151607  151609  151610  151611  151613  151614  151615  151617  151619  151623  151625  151629  151631  151635  151641  151643  151649  151653  151655  151659  151665  151671  151673  151679  151683  151685  151691  151695  151701  151709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通过光在光缆中来传播信息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地球周长约为4×105k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一周大约需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下列要求作图
(1)作出下列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
               
(2)作下列的反谢光线和折谢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画出图乙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3) 画出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
(4)一束与水平方向成50°角光线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平面(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你在图中按要求作图:
(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且作通过光心的光线。

(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度。

(3)在图中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斜射向水面。请作出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如图所示,这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发生了反射与折射,则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4分)
(2)你可以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一种方案(写出相应的器材、步骤、计算公式)。(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验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屏的距离,解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具体实验如下:
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米处各点亮一盏25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25 瓦灯换成40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25 瓦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 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瓦、100瓦、250 瓦,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

灯的功率/瓦

灯功率的平方数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米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

25

625

1

1

40

1600

1.26

1.6

60

3600

1.55

2.4

100

10000

2

4

250

62500

3.16

10

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盏200瓦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____米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侧25瓦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结果精确到0.01)
(3)根据实验结果解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