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642  151650  151656  151660  151666  151668  151672  151678  151680  151686  151692  151696  151698  151702  151708  151710  151716  151720  151722  151726  151728  151732  151734  151736  151737  151738  151740  151741  151742  151744  151746  151750  151752  151756  151758  151762  151768  151770  151776  151780  151782  151786  151792  151798  151800  151806  151810  151812  151818  151822  151828  151836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  )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发源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A.1.4 g/cm3 B.2.0 g/cm3 C.3.5 g/cm3 D.7.0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所示的是小明使用天平的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乙: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丙: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丁:所测物体的质量可以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物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C.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段实心铁导体的电阻值相等。甲导体比乙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小。将它们如图1所示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         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的多

C.甲、乙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央视国际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模拟太阳产生能量。

为了达到聚变所要求的温度,需要用电流产生磁场,电流的强度非常大,时间长了,线圈就要发热。从这个角度来说,装置不可能长时间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最新的超导技术引入到该装置中。

虽然“人造太阳”的奇观在实验室中已经出现,但“人造太阳”所发出的电能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进入人们的家中。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状况,这一梦想最快有可能在50年后实现。
  “人造太阳”的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对能源的研究和使用已从化石燃料的单一化结构,发展到以化石能源为主,核能和水能互补的多元格局。但是,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目前已经商业化的核裂变能又会产生一定的核废料,同时受到原料的限制。
  而核聚变能则被认为是无限、清洁、安全的换代新能源。据专家介绍,自然界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核聚能的原因所在。

问:(1)在“人造太阳”中,为什么要用到超导材料?

(2)这个装置和氢弹的原理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核聚变的优势有哪些?(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