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1959  151967  151973  151977  151983  151985  151989  151995  151997  152003  152009  152013  152015  152019  152025  152027  152033  152037  152039  152043  152045  152049  152051  152053  152054  152055  152057  152058  152059  152061  152063  152067  152069  152073  152075  152079  152085  152087  152093  152097  152099  152103  152109  152115  152117  152123  152127  152129  152135  152139  152145  152153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C.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D.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的管弦乐队排练时,听到小提琴和钢琴都发出C调的“Do”,他仍能区分开小提琴还是钢琴的琴声,这是依据(      )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响度是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公里。若某高速列车匀速通过长1.75 km的桥用时30s,列车长350m,求:

⑴该列车速度大小;

⑵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此桥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⑴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①图示温度计分度值为 ℃。


②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材料

实验次数

阻燃型

普通

温度差T/℃

A

温度差T/℃

B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 ,其单位是

③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

④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

⑵小明和小华又探究了,他们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的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①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

②由图像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 L时,保温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 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在下面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 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小刚所在的实验小组还想比较一下大、小纸锥(如图乙)运动的快慢。要比较大、小纸锥运动的快慢,只需测出纸锥下落的速度就行了,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 ,先测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在用卷尺和秒表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时,发现 较难测出,他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大/小)纸锥进行测量,同时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小明三次测量了小纸锥从同一高度处下落的速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了自己设计的表格,请你说出他设计的表格中的二处不足之处1、 2、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右图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 ___(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 ______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 ____,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 __(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 __(填“上”或“下”)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右图所示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3)当点燃的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移开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然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小明的这个操作过程正确吗?答: (选填“正确”、“不正确”)。

(5)此实验不能用家用镜子的镜片进行,是因为家用镜子的镜片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下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①

(2)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3)如上图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只要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