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右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低
D.频率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B.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 C.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 D. |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和水等器材,测量一小块雨花石的密度
(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______处,调节天平平衡。
②将雨花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调节_______,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位置和盘中砝码如图甲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③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将雨花石浸没在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体积为_______cm3,则雨花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阳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包饺子,他忽然想面粉的密度有多大呢?于是他找来一个圆柱形的平底小玻璃瓶、刻度尺、大碗和水,便很快测出了面粉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瓶内装入适量的面粉,轻轻振动,使其表面_______,测出面粉的高度h1;
②将装有面粉的玻璃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碗中,使其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2;
③将面粉倒出,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大碗中,仍竖直漂浮,测出玻璃瓶浸入水中的深度h3;
④面粉密度表达式ρ面粉=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⑤实验中发现玻璃瓶中的面粉很难倒净,这会导致所测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
(1)请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时,电路中电流变小(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电流表都有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得几组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作出了图乙所示的U—I图像。从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从图像还可以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老师给同学们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R0和两只电流表,让他们测出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路图如丙所示,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
(1)实验中应_______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甲、乙两图,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2>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她的结论是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若把木板换成海绵,会发现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图做法中海绵凹陷得最深,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光屏应在_____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_。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凸透镜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_______℃。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在熄灭,他的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小强同学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在烧杯上方加了一个密闭的盖子。在水的质量相同、加热条件相同时,他们实验时所作“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强所作的实验图像应该是______(选填“a”或“b”)。
(3)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
(4)由图像还可以看出水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小刚认为是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小强认为是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快慢不同造成的,你认为_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