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551  152559  152565  152569  152575  152577  152581  152587  152589  152595  152601  152605  152607  152611  152617  152619  152625  152629  152631  152635  152637  152641  152643  152645  152646  152647  152649  152650  152651  152653  152655  152659  152661  152665  152667  152671  152677  152679  152685  152689  152691  152695  152701  152707  152709  152715  152719  152721  152727  152731  152737  152745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用的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林将两只鸡蛋举高1 m,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1J B.0.1J

C.1J D.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12月24日21时,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号”月球车经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6个阶段,最终于21时12分成功降落月面。假如从主减速段到悬停段可视为垂直月面的直线运动,且探测器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在主减速段探测器从距月面15km处进行动力下降,探测器相对月面的速度要从1.7×103m/s逐渐减速,当高度下降到3km,开始进入快速调整段,此阶段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0m/s。然后进入接近段,在距月面100m处时,探测器悬停,对月面进行拍照,在避障段中探测器根据照片中提供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寻找最佳着陆点。到距离月面30m处时,探测器开始缓速下降。探测器着陆后,进行了月球车和探测器的“两器分离”,分离后嫦娥三号和玉兔号互拍照片,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

A.在整个降落过程中,月球车相对于探测器是运动的

B.在避障段,月球车和探测器相对于月面是静止的

C.月球车上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两器分离”后月球车和探测器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联系

(2)在主减速段,探测器降落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在快速调整段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假如今后我国“载人探月”计划实现,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工作、生活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方便之处写出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实验中,首先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M、N,其中一个圆纸片M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N小,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右图所示。

(1)要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明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释放,则纸锥____ ___(选填:“M”或“N”)下落快。

(2)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和___ _____。

(3)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纸锥下落较快,其下落时间较难测出,你的建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

①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纸锥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②若AC段的距离为0.5m,则纸锥在经过B点时的速度约为__ 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华和小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________。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焦距f / cm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物高l / cm

像高h / 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5

5

15

35

26.25

5

3.75

6

30

30

5

5

7

20

60

5

15

8

18

9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焦距f1为_____  ____cm,表格中①处数据应为_____  ____cm。

②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们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则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   _____cm。

③他们还发现像高与焦距有关,他们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④如下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小华和小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的时候,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图­­­___   ____中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 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 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 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用甲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时,通常用温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第120s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  ___℃;

(4)请根据下表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若实验时不小心被等量的__   __(填“沸水”或“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想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2)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右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如下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给出的一根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下图乙所示,OA为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下图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红坐在小汽车里,沿着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她坐在副驾驶位置看到速度仪表盘情况如右图所示。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宇通ZK6125BEVG1型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为5s,上网查得,该客车的长度为12m,则邻近车道上宇通大客车的速度是       m/s。在小红经过宇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宇通大客车行驶了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